•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 > 动态信息

韶关十大营商环境案例之九——乳源县发展和改革局
不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创建广东省信用县的“乳源路径”

时间:2025-07-09 10:20:38 来源: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信用信息“双公示”,打造阳光政府。推进各部门建立“双公示”工作机制,各镇各部门成立“双公示”工作小组,并指定专人作为“双公示”专员,严把数据质量关,把“双公示”纳入日常工作考核范围,制定了详细的考评规则,避免出现迟报、漏报、错报、瞒报等情况。确保在履职中产生的各类信用信息,即时、准确、全量归集报送“信用乳源”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二)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助力信用重塑。一是在全市范围内首创“两书同达”制度,暨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同时送达企业,主动告知企业该行政处罚信息严重程度,告知申请进行信用修复的时间,同时告知信用修复方式。二是推动全县28个部门建立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机制,强化了“双公示”信用信息异议处理,做到对失信信息尚在公示期内的企业全覆盖。三是开展信用修复专项治理,梳理屡罚不改企业名单,将治理对象纳入行业重点监管范围,依法依规启动提示、警示、约谈程序,敦促市场主体纠正失信行为。

  (三)健全“信用分级监管”机制,优化监管效能。将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列入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对全县各行业主管部门信用分级监管方案进行全面梳理,推动县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补充制定重点领域信用分级监管方案。截至目前,已对42个行业领域实行分级分类监管,25个部门协同梳理奖惩措施清单,建立健全贯穿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

  (四)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助力经济建设。一是推行政务信用承诺改革,印发《乳源瑶族自治县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审批服务承诺制度。明确各部门含26个环节77个事项可容缺材料共99件明细清单,实行先许可后补齐的举措,对项目主审材料充足的项目单位,在其提交包含项目基本情况、容缺材料清单、承诺事项等内容的承诺书后,可采取“容缺办理”的办理模式。二是推动各部门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印发《关于全面建立信用承诺制度的通知》,明确需建立信用承诺制单位,推动全县19个部门建立信用承诺制工作制度,简化市场主体在申请市场准入时的手续,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

  (五)推动“信用+志愿服务”,提质基层治理。通过精心策划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信用积分奖励等相结合,让广大志愿者享受到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从而调动全县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引导群众摒弃“看客’思想,激励群众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志愿服务,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和“受益者”。

  二、取得成效

  2024年1月10日,乳源被省发展改革委授予广东省信用县建设(专项类)首批示范单位(粤东西北首个)。2024年5月20日,乳源省级信用县建设经验做法被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截至目前,全县已有31个部门建立了“双公示”工作机制,归集信用信息10465条,双公示及时率为95.27%,合规率为100%;已为130家企业提供信用修复全程帮扶,敦促相关市场主体纠正12件失信行为;已发布16家守信“红名单”企业和1家失信“黑名单”企业。

  三、经验启示

  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力建设,筑牢了基层治理体系,以信用社会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把信用建设全面融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中。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