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做法
(一)优化力量,组建专业指导团队
抽调局内法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广告等业务科室的骨干力量,组成企业合规经营指导小组。小组成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熟悉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要求。
(二)明确要求,形成简便指导手册
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广告等重点领域,围绕生产许可、产品质量、广告宣传、安全生产等重点环节,梳理企业的法定义务,细化明确行政管理要求,整理生产经营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形成通俗易懂的指导手册。例如,在食品领域,详细列出食品生产企业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成品销售各个环节的法定义务和管理要求。
(三)强化宣传,开展多样化指导服务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定期发布法律法规解读、案例分析、合规经营提示等内容,并开通线上咨询渠道,及时解答企业疑问;线下,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上门指导等活动,针对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
二、取得成效
(一)提高企业合规经营能力,提升竞争力
通过开展合规经营指导,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法定义务和行政管理要求,增强法律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减少违法违规风险。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监管要求,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例如,食品生产企业通过规范生产流程和标签标识管理,减少因产品质量问题和标签不合格引发的投诉和处罚。
(二)增强市场监管效能,提升公信力
一方面,提高市场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对企业的指导,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将监管关口前移,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降低监管成本。另一方面,密切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增强企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监管氛围,提升市场监管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
(三)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提升吸引力
推动市场主体整体合规经营水平的提升,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各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翁源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翁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的企业合规经营指导项目,充分利用现有人员和资源,不额外增加经费投入,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效解决企业合规经营难题和市场监管困境,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三、经验启示
(一)链式预防,激活双赢生态圈。创新“台账管理+动态回访”模式,通过建立企业合规档案和定期跟踪回访,将监管重心从“事后处罚”前移至“事前预防”,形成“指导-整改-反馈”闭环管理链条,推动企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规范,实现监管效能与企业自律双向提升。
(二)协同引擎,织就政企共治网。突破传统单一监管模式,整合市场监管系统内法规、食品、药品等多领域专业力量,组建跨部门指导团队,实现“一企多策”精准指导,形成“监管+服务”协同治理新机制,有效提升指导的专业性和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