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丹霞泼彩沃野生金

时间:2025-09-28 10:51:22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日,中央和省市多家媒体记者与摄影名家共同走进韶关丹霞山片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媒体+”调研采风。他们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捕捉世界自然遗产地与乡村振兴战略交融共生的动人瞬间,记录下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实践与丰硕成果。  

千亩柚园,清香漫野,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夜幕之下,丹霞群峰披上星辉,演绎着光影的变奏;晨雨初霁,700年古村更添一分朦胧与静谧,沉淀着岁月的悠长……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丹霞山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真实写照。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我市抢抓丹霞山片区被列入省级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机遇,将丹霞山片区作为我市“一带五环”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区重要组成部分谋划推动,深入挖掘核心资源潜能,做好业态融合发展文章,提升片区城乡综合服务能力,着力构建片区“一核两环”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丹霞山片区已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1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6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阅丹公路“览丹霞胜景游古韵仁化”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2025年上半年,丹霞山景区仅门票等套票收入达5206万元,同比增长129.35%,丹霞山片区覆盖的仁化县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8.70%,浈江区同比增长18.2%。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擘画农文旅融合“四梁八柱”

“锚定‘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十年大变化’的目标要求,我们坚持规划先行、项目支撑、机制保障,系统构建了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仁化县“百千万工程”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力争到2035年将丹霞山片区建设成为世界级自然旅游休闲目的地、国际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后花园、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北部生态发展区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的规划来引领。我市引进了北京清美道合规划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编制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逐步形成“1+2+5”规划格局:即一个丹霞山片区打造省级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总体规划、两个县(区)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交通、住管、农业、林业、水务领域的五个试点专项规划。  

蓝图绘就,关键在落实。项目,成为规划落地的最坚实支撑。围绕试点建设目标要求,谋划农业农村、农业农村现代化、林业、交通等领域重点建设项目54个,计划投资约58.43亿元,已开工37个,预计今年完成投资19亿元。  

高效的推进,离不开灵活的机制保障。建立了韶关市丹霞山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调度、要素保障、督查督促等机制;创新“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帮办代办”服务,农文旅项目审批时限压缩40%。

创新驱动深融互促培育多元融合场景

为沉浸式体验农业观光魅力,采风团跟随果农走进位于仁化县大桥镇长坝村的金喆园。该果园以生态农业为核心,融合文旅与康养,致力打造为集休闲、娱乐、康养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金秋时节,走进千亩柚林,从山顶俯瞰,套着白色和棕色保护袋的柚果缀满漫山遍野的绿荫。行至树下,果农熟练地解开一个果袋,向我们展示已近成熟的蜜柚,沉甸甸的果实握在手中,一股清新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我们果园占地约1000亩,沙田柚果树达1.3万株。现在成熟的是蜜柚,种了近2000株,其果肉清甜爽脆、酸甜多汁、消食开胃、口感上佳,现在卖得很好。”金喆园销售负责人介绍,除了售卖柚子外,金喆园还结合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拓展生态农业观光、住宿、餐饮等业务。游客们可以在此采摘品尝,参与研学,体验农耕文化,目前接待的研学游客已超过3万人。  

与此同时,金喆园还积极延伸产业链,开发柚子皮糖、柚子花茶、蜂蜜柚子茶等衍生产品,把柚子的价值无限放大。2024年园区综合性收入达2000多万元,还荣获了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金喆园的实践,是丹霞山片区推动“资源+产业+运营”三位一体融合模式的生动缩影。  

“我们引进了中国文旅20强企业祥源文旅集团,对丹霞山及其周边资源进行系统开发、整体运营。”仁化县“百千万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道,通过将景区内40艘游船、12处民宿院落、26个商业点位等资源资产进行统一收储,重点打造集休闲度假、低空旅游、锦江夜游等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推动景区从“门票经济”向“复合型消费经济”升级。  

夜幕降临,就在一年前,此时的丹霞山景区或已归于宁静,游客也已踏上归途。但《万古丹霞》锦江夜游项目实施后,夜晚的丹霞山有了别样的精彩。  

“该项目是全国首个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主体的夜游产品,以广府文化之源、禅宗哲学和世界遗产文化为主线,通过AR/VR、灯光、投影等创新科技手段,串联丹霞山5公里山水实景,为游客营造身临其境的夜间体验。”祥源丹霞文旅营销负责人王欣介绍,这填补了丹霞山夜间经济旅游项目上的空白,形成“白+黑”全天候旅游消费场景。自8月1日投入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超万人。

据了解,为解决原来文旅资源分散、管理粗放的问题,祥源文旅集团投资百亿元打造祥源丹霞生态文旅综合体,围绕天上丹霞、水上丹霞、陆上丹霞和夜游丹霞四大主题产品,重塑景游一体的水陆空立体动线系统,丰富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文旅供给,集休闲度假、锦江夜游、低空旅游、娱乐购物等于一体,推动丹霞山文旅业态全面升级。  

融合的触角,更深层次地探入乡村肌理。坐落在丹霞山脚下的夏富村,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大力开展典型村建设,建设“四小园”74个,打造美丽庭院11个,打造古村绿美节点9处。  

村庄环境变美了,怎么转化为经济价值?夏富村成立富村公司——韶关市丹霞夏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乡村旅游,深入挖掘其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地质遗迹,将闲置农房变身特色民宿和艺术空间,开发出“红石情缘”“农耕密码”“锦江绿道”等主题研学路线,串联古村、农田与地质景观成天然课堂,与阅丹公路民宿集群形成“民宿+科普学堂”复合空间,让古村焕发新生。  

除此之外,还大力发展“旅游+七大场景”多业融合:“旅游+低空经济”,让游客得以“飞阅南岭”,从空中领略丹霞壮美;“旅游+康养”,依托温泉、竹海资源,构建起身心疗愈的生态空间;“旅游+体育”,穿越丹霞山徒步赛、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IP,将山水赛场转化为消费市场……这种深度的业态融合,创新打造了一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新场景,让农业园区变成景区,让乡村民居变成客房,让农产品变成旅游伴手礼,真正激活了丹霞山片区的多元价值。

流量聚合体验升维打造近悦远来“首选地”

如何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住、玩得好”,是检验农文旅融合成效的关键标尺。在丹霞山片区,一场以创意激活流量、以IP赋能品牌、以服务升维体验的生动实践,正让这片热土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首选地”。  

“白天赏丹霞,晚上逛‘星球’!”丹霞山景区创新打造“丹霞星球”独特IP,围绕天上丹霞、水上丹霞、陆上丹霞和夜游丹霞四大主题,重塑景、游一体的水陆空立体动线系统,打造全年度全周期四季节庆活动。  

今年来已成功举办丹霞山电音嘉年华、无人机编队表演等创意人气活动,推出非遗展演、国潮文创等主题活动,开展乡村舞香火龙等民俗节庆活动,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同时,以阅丹公路为主赛道,串联水上丹霞、阳元山、巴寨等景点,打造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环丹霞山自行车赛、丹霞山马拉松赛等三大品牌赛事,近三年共举办丹霞山系列赛事7场,带动消费约2.8亿元,实现从“一场赛事”到“区域特色赛事IP”的转变。  

如今人们的旅游目的地十分丰富,出游体验日益成为游客选择的关键因素。  

韶关市规划环丹霞山旅游公路闭环,环线将连接8处3A级以上景区、2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及石塘古村、双峰寨等重要文化节点,按照一路一主题、一段一特色设置“柚李飘香段”“翠陇牧歌段”等主题分段,并通过绿化提升工程打造“车在画中行”的生态景观通道。  

大力发展特色民宿客栈、农家乐等配套服务业,片区大范围覆盖的仁化县建成阅丹公路民宿等4个民宿集群,全县发展民宿客栈约400家,其中星级民宿43家。此外,推出夏富八大碗、山原色“荷花宴”、丹霞柴火月饼、长思念米粉等特色美食和丹霞贡柑、堆花米酒、“新韶九章”等旅游伴手礼,以特色饮食提升游客体验。  

丹霞如火,见证沧桑巨变;锦江如歌,唱响振兴新声。韶关丹霞山片区以农文旅融合为笔,以绿水青山为卷,正奋力书写着“百千万工程”的精彩答卷,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片沃土上越走越宽广。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