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关于对《韶关市网络微短剧产业扶持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情况的反馈

时间:2025-09-26 10:00:12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25年8月13日至9月15日期间,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就《韶关市网络微短剧产业扶持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期间,共收集到意见1条,意见分为5点,经研究,现将相关意见和处理情况予以公布。

序号

意见和建议

采纳情况及说明

1

一.资金扶持优化,1.提高资金额度与灵活性方面:当前市财政每年200万元扶持资金,对于处于发展初期、渴望快速成长的微短剧产业来说,力度稍显不足。参考广西南宁市对优秀微短剧企业给予最高400万元一次性奖励的做法,建议韶关市委市政府适当提高对微短剧产业年度扶持资金总额,如提升至500-1000万元,并设置梯级奖励制度,根据项目影响力、创新性、市场收益等综合指标,给予更灵活的资金分配。2.设立专项引导基金。除了直接的资金补贴,设立专项引导资金,以股权或债权投资的形式,参与优质微短剧项目的投资,既分担企业创作风险,又能在项目成功时获得回报,实现资金的滚动发展,持续助力产业壮大。

不采纳。

理由:

1.扶持政策中已经设置了梯级奖励制度。

2.韶关地处粤东西北地区,财政资金紧张,难以进一步提高扶持资金。

3.目前设立专项引导资金的条件不成熟。

2

二.剧本创作与人才培养方面:1.深度挖掘本土题材:鼓励创作体现韶关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微短剧剧本同时,进一步挖掘本地特色题材,如韶关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民俗节庆活动等,组织专业团队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与开发,为创作者提供丰富的故事蓝本,避免创作内容同质化。2.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依托韶关学院与当地影视基地合作建立的人才培训实践基地,构建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开展短期讲学培训,还开设长期的微短剧创作、制作相关课程,并邀请行业知名编剧、导演定期授课,为产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同时,设立人才奖励计划,对优秀的微短剧创作人才给予奖励与扶持。

部分采纳。

理由:

1.扶持政策中已经包含了鼓励本地特色题材剧本创作、培养发展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内容。

2.人才奖励政策由人社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市文广旅体局将加强与人社部门沟通协调,研究设立微短剧创作人才奖励的可行性。

3

三.产业生态完善方面:1.加强产业集聚与协同:在支持规划建设微短剧产业基地(园区)时,注重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除了吸引微短剧制作、发行、演员经纪等企业入驻,还应引入后期制作、特效设计、宣发推广等配套服务企业,形成完整的微短剧产业生态链,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2.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政府主导搭建微短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剧本交易、项目对接、拍摄设备租赁信息、行业资讯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建立微短剧作品数据库,展示优秀作品,方便业内交流与学习,促进产资源共享。

不采纳。

理由:扶持政策中已包含了支持产业基地(园区)建设、鼓励上下游企业入驻等方面的内容。

4

四.市场难与品牌建设方面:1.拓展发行渠道与市场:除了对在各大网络视听平台上线播出且达到一定规摸的微短剧给予扶持奖励,积极帮助本地微短剧拓展发行渠道,如与电视台合作,争取优秀微短剧能够在地方电视台播出,实现大小屏联动;同时,组织本地微短剧参加国内外知名的影视节展,提升韶关微短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2:打造“韶关微短剧”品牌: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统一的“韶关微短剧”品牌,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微短剧节、主题创作大赛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在品牌宣传中,突出韶关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让“韶关微短剧”成为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文化名片。

不采纳。

理由:扶持政策中已包含了支持产业交流活动、加强政企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5

五.评估与监管机制方面:1.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建立专家评审与市场反馈双轨制评估机制。专家评审从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制作水平等专业角度对微短剧进行评价;市场反馈则通过播放量、用户评分、评论数等数据指标,了解观众对作品的喜好与需求,综合两者结果,对扶持资金的发放与项目的支持提供依据。2.加强行业监管:在鼓励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微短剧行业的监管,确保作品内容积极健康、符合法律法规与社会道德规范。建立违规作品与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良好的行业秩序

部分采纳。

理由:

1.扶持政策中已包含了建立微短剧专家库、评估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2.目前,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网络视听行业监管制度,规范行业管理。市文广旅体局将结合上级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微短剧行业的监管。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