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积分兑换好,打扫自家门前卫生和村里卫生还能用来换东西,以后我要多参与这种活动。”近日,乳源必背镇半坑村村民兴高采烈地讨论着。
近年来,必背镇半坑村以党建引领“积分制”为切入口,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结合“积分制”管理办法,坚持奖善行、立标杆的原则,对村民道德行为进行量化赋分,让“道德可积分、文明可加分、善举可得分”,将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带着群众从“袖手看”到“动手干”。
半坑村将村级各项重点事项纳入积分管理事项,并按照类型分为“环境卫生、移风易俗、志愿活动”等三个类别,将积分设置和平安法治、绿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内容紧密结合,构建“正向积分+负向扣减”的积分框架。实现积分有依据,扣减有支撑,充分发挥乡村治理“积分制”在深化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中的显著作用。
半坑村组建以“村党组织书记牵头、村支部副书记具体负责、网格员、党员群众代表为成员”的积分评议小组,利用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负责制定本村积分制实施细则及村民积分的审核认定;群众参加由村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村庄卫生清扫、各类会议培训、文体活动等进行积分。今年以来,半坑村举办文体活动2次、环境整治活动15次,参与活动人员达到200人次。村内垃圾数量同比减少约50%,环境整治费用同比下降约40%。
“积分制”管理通过对文明行为的量化,让村民群众尝到了“甜头”。在半坑村,村干部与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描绘出一幅环境美、人文兴的乡村精美画卷。(转载韶关日报 赵紫琦)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