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北大门”的韶关,历史底蕴深厚,是古人类马坝人和唐代名相张九龄的故乡;自然生态优越,森林覆盖率达74.5%,是北回归线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块绿洲;市民人心向善,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放眼望去满城“志愿红”……
“我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携手营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家园。我们倡议,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日常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9月1日是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我市向市辖三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发放了《韶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22.4万份,并发起“小手拉大手”行动,调动家庭力量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引发热烈反响。
记者来到浈江区新韶镇黄金村中心小学时,各个班的班主任正拿着《倡议书》向学生们详细说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五年级(3)班的施丽莹老师对记者说道:“通过向学生派发《倡议书》,号召学生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小手’牵起家长的‘大手’,共同将文明创建付诸实践,劝导不文明行为,齐心协力守护美好家园。以此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内容之一,无论是对学校、家长、学生,还是对韶关而言都意义重大。”
“从我读四年级开始,妈妈就经常趁着周末和假期带我去参加志愿活动,我们去过路口参与交通文明引导,去过风度书房整理书籍,还去过河边捡垃圾……但是我爸爸平常工作太忙了,都没怎么参与,回到家我要让他好好看看《倡议书》,让他也多参与。”六年级的陈同学自豪地说。
据市民林女士介绍,她儿子今年刚上初中,性格比较内向,开学第一天放学刚回到家就拿出《倡议书》让她签名,还聊起说想试试去做志愿者,这让林女士相当开心。“在开学前一天我就在微信上看到了《倡议书》,我觉得作为韶关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该为创文贡献一份力量,更何况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就拿我住的社区来说吧,近两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不仅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了,邻里之间越来越和谐融洽。”她表示,之后将带着孩子尝试参与志愿服务,在锻炼孩子、增强孩子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还能为韶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每时每刻的言谈举止中,在一点一滴的日常践行中,每个人都必须成为“参与者”,学生作为城市未来的建设者、主人翁,更应该从小养成文明习惯,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赋予未来的韶关更多幸福美好的色彩。(转载韶关日报 杜海涛 图片由沙湖绿洲小学提供)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