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善美之城 > 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专栏

兵支书何志顺:戎装虽卸志如钢 乡村振兴勇担当

时间:2025-10-09 16:57:15 来源:始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城南镇的田野乡间,活跃着一位身着便装却自带军人气场的年轻身影。他叫何志顺,2014年12月怀揣报国梦想投身军营,在部队的两年淬炼中,铸就了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勇于担当的品格;2016年11月脱下军装,他带着“退役不退志、退役不褪色”的铮铮誓言回到家乡。2021年,25岁的他高票当选为城南镇新村村总支部委员会书记,成为始兴县最年轻的“村领头雁”,以军人的铁血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间续写着奋斗华章。

图片

  急难时刻显温情 退役军人的“贴心人”

  “多亏了志顺书记,在我最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提及何志顺,城南镇新村村退役军人何志洪红了眼眶。2025年6月,何志洪的大儿子不幸溺水身亡,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瞬间陷入绝境——何志洪打零工月入3000元,妻子务农月入800元,还要抚养9岁的小儿子,全家人均月收入仅1266.66元。

  正在新村村开展日常走访的何志顺得知情况后,当即联系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启动救助程序。“作为退役军人,我更懂战友的难处。”何志顺带领工作人员当天就赶到何志洪家中,逐笔核实家庭收支、医疗开销等细节,对照《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管理办法》逐项梳理政策依据。确认何志洪符合农村籍退役士兵应急救助条件后,他联合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开通快速办理通道,安排专人全程协助准备材料,并主动对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沟通审批事宜。15个工作日,从材料收集到资金拨付一气呵成。当1万元应急救助资金到账的短信响起时,何志洪紧紧握住何志顺的手:“这笔钱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近年来,何志顺累计帮助10余名困难退役军人解决就业、医疗等难题,用实际行动搭建起退役军人的“暖心港湾”。

图片

  土地生金破困局产业振兴的“领航员”

  秋日的始兴县省级蔬菜产业园里,连片的广藿香长势喜人,银色地膜在阳光下宛如一条条致富丝带。很难想象,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曾是闲置多年的撂荒地。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基。”上任之初,何志顺就把土地流转作为突破口,带领村干部逐户走访动员,累计推动3000余亩土地连片流转,积极推动美青、古塘秋月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并引进西土公司、树德农业等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在他的积极对接下,树德农业公司看中当地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计划投资建设500亩广藿香种植基地。

图片

  “广藿香从叶到根都能入药,市场前景广阔,我们采用‘一地三收’模式,前期套种玉米,采收后轮作油菜花,土地利用率翻了几番。”基地负责人林炜强介绍,由于种植过程禁用除草剂,每天需要近百名村民除草务工,“周边村民每天能挣1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村民何志群的话道出了大伙的心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截至2025年6月,广藿香种植基地已完成300余亩种植任务,预计年产值可达数百万元。该项目不仅让200余亩撂荒地重焕生机,还为村民带来每亩7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真正实现了“土地生金、农民增收”。

  闲置资源焕新颜乡村蝶变的“实干家”

  “以前赶圩得在马路边挤,现在市场干净又安全,还有文艺演出看!”在新村村农贸市场,正在采购的村民聂阿姨笑着说。谁能想到,这个建筑面积710平方米、设有12个摊位6间商铺的标准化市场,曾是基础设施简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老旧集散地。

图片

  2021年以来,何志顺牵头整合闲置空地,对原农贸集散地进行升级改造,并同步建设全县首个村级党建主题广场。如今的农贸市场配套完善、秩序井然,每逢“逢五逢十”的圩日,日均客流量达2000余人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65万元;党建主题广场则成为集党性教育、文化活动、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阵地,已成功举办“喜迎二十大”文艺汇演等活动40余场,吸引周边乡镇群众万余人次参与。

  在盘活土地资源的同时,何志顺还将目光投向闲置的新村人民会堂。他积极争取资金,将其改造为乡村振兴车间,成功引进投资1000万元的精良电子设备制造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投产后可带动100余人就业,每年为村民增收5万余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

图片

  从军营到乡村,从退役军人到“兵支书”,何志顺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他的带领下,新村村从产业薄弱村蜕变为省级蔬菜产业园核心区,村集体年收入较2021年增长3倍,村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只要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再苦再累都值得。”何志顺说,他将继续以军人的担当冲锋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书写新时代退役军人的奋斗答卷。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