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始兴县沈所镇围溪流域,一项沉寂十余年的水利工程正焕发新生——退役军人谭声鸣承包的当地荒废水电站经过数月重修,预计今年年底将全面投入运行。这一工程不仅盘活了闲置的水利资源,更有望彻底解决周边1500多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难题。
据了解,该水电站1985年投产运营,发电用水来自3公里外的流田水库,因流经的水渠崩塌、多处用地矛盾纠纷导致难以修缮等原因,已停止运营10年,不仅导致镇政府管理的水利设施搁置荒废,还导致电站下游1500多亩耕地缺灌溉用水。电站荒废多年,其机房、设备、宿舍、水库闸门等设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曾经滋养农田的水渠崩塌淤塞,周边村民种植的水稻、蔬菜等作物常因灌溉不足而减产,甚至整个下半年都无法种植。
退役军人谭声鸣说:“看到家乡的水利设施浪费,耕地灌溉困难,心里很不是滋味。”军旅生涯培养了他不服输的韧劲和为民服务的初心。去年,他主动对接沈所镇政府,要承包下这座荒废的水电站,决心让它重新发电、供水。他跟镇领导说,他对于承包下电站这件事已经考虑几年了,虽然这笔生意风险不小,可能赚不到很多钱,但他想为村里乡亲父老做点事,只要承包下来,所有修缮资金由他来出,所有难以协调的矛盾纠纷他负责去解决。他认为自己群众关系好,有信心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电站承包下来了,谭声鸣左右奔走,很快就解决了当时难以协调的用地矛盾纠纷。工程启动后,谭声鸣带领施工队克服了水渠淤泥堆积、部分渠段坍塌等难题。他们先对水渠进行清淤疏通,更换老化的闸门设备,重点对3公里长的崩塌渠段进行重修;同时,对水电站的发电机组进行全面检修和升级,确保既能正常发电,又能精准调控灌溉用水量。“以前天旱的时候,我们要跑到很远的山塘抽水,成本高还不方便。现在水渠修好了,水电站也快运行了,以后浇水再也不用愁了!”石下围溪村村民谢大伯看着焕然一新的水渠,脸上满是期待。
目前,水电站的发电机组调试和水渠试水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今年年底将如期投入使用。昔日荒废的水利设施即将重焕生机,守护着千亩良田的丰收希望。沈所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谭声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担当,他盘活闲置水利资源,既发展了水利经济,又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了实实在在的“水动力”。下一步,沈所镇及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将积极支持水电站的运营管理,探索“水利+农业+生态”的发展模式,让水利设施更好地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