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100米的西藏林芝市,韶关学院第十九批援藏支教志愿服务队队长胡茜茵正在巴宜区教育局忙碌着,这位曾服役于空军某部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如今在雪域高原续写着她的奉献篇章。
双重使命 从军营尖兵到教育先锋 2020年9月,胡茜茵毅然投身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航空兵部队,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她连续三个季度荣获场站军体尖兵的称号。
2022年退役复学后,胡茜茵就读于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身为退役大学生士兵,她担任起军事爱好者协会副会长一职,协助学校武装部开展教官集训。在她的带领下,团队积极参加各类国防教育活动,斩获省级国防教育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2024年下半年,当得知学校招募第十九批援藏支教队员时,胡茜茵主动请缨加入援藏支教队伍,并担任韶关学院第十九批援藏支教队队长。
扎根高原 战斗在教学与教育管理的第一线
胡茜茵带着41名队员,扎根在11个支教服务点,战斗在教学与教育管理的第一线。
面对高原的恶劣环境,胡茜茵和队员们没有退缩。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课程体验,他们绞尽脑汁,创新开设音体美课堂、藏汉双语合唱课,组织桃花节采风,开展跨学科教学。
“刚到西藏时,藏族同胞献上的洁白哈达,老师们真诚的‘突及其’(谢谢),还有深夜备课时递来的那杯温水,都让我深为感动。”在支教的日子里,胡茜茵与藏族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这片土地上,她收获了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支教的决心。
薪火相传 “三个特别”的铿锵誓言
从服役到支教,从岭南到高原,胡茜茵的每一次转变都充满了挑战。胡茜茵说,只要国家需要,她随时可以挺身而出。
胡茜茵承诺,支教期满返回校园后,她将主动参加“成长论坛”“支教精神进学院”等活动,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援藏精神,以及援藏支教志愿者的故事传播给每一位学子,点燃更多学子服务西部、奉献国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