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核武器建造史和核工业发展史上,韶关作为重要的核原料开采基地,曾留下浓抹重彩的一笔,光辉的背后,是无数核工业产业工人默默的牺牲奉献。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他们曾经激荡人生、气势恢宏,冒着被核原料污染的危险,用土法练铀,为制造原子弹提供原料。而今承平年代,他们逐渐年迈老去,在落日的余晖中落寞的回味曾经的光彩人生。
我市七四一、七四三、七四五3个铀矿单位性质历经多次转换,从军工企业到工程兵部队再到核工业企业,后又政策性破产;单位人员也经历了工改兵、军转工等身份变换,后又成为下岗失业工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他们从铀矿开采基地,集体搬迁到市浈江区南郊五公里、莲花山、核工业四一九医院等地集中集住。现分为七四一福源社区(南郊小区、西郊小区)、七四三莲花山社区(辖四个小区)、七四五锦园社区。
现今,3个社区退役军人共有退役军人约1410人,且居住相对集中。更好的为铀矿退役军人服务,韶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详细了解3个社区退役军人人数多、岁数大、有的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后,指导浈江、武江退役军人事务局在3个社区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浈江、武江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作为,推动社区安排办公场所、选派1-2名专职工作人员,由退役军人事务局配备办公桌、办公电脑、空调、文件柜等办公设备,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老兵办事不出社区。目前,各退役军人服务站已正常开展工作,在大走访、宣讲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立以来已就地受理涉核老兵放射性白内障评残约500份,极大地缓解了因老兵年迈体弱出行不便的难题。
同时,3个社区住宅楼建成已有20多年,有的甚至30多年,房屋建筑格局老旧、没有电梯、小区绿化落后、文体娱乐设施缺乏,严重制约了小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提升铀矿退役军人生活质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协调推动3个铀矿社区纳入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其中锦园社区纳入了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基本改造完毕。锦园社区通过改造,社区整体面貌已焕然一新,道路规正平整、绿化更好,增添了很多文体设施,重新规划了车位和电动车充电位,布设了供电线路、网络线路,43栋楼有42栋报装电梯,其中8栋已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营,方便了老人上下楼梯,增强了铀矿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莲花山社区通天坡小区已纳入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积极走访慰问铀矿退役军人,春节、“八一”建军节期间,局党组书记、局长梁祖超同志分别带领浈江、武江退役军人事务局慰问了3个社区困难退役军人,详细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表示要加大对铀矿退役军人的解难帮困力度,更加关心关爱铀矿退役军人,为他们多做实事多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