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善美之城 >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韶关公布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
全力做好我市地下文物保护工作

时间:2022-11-16 10:19:11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日,韶关市政府公布韶关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公布名单包括小岛埋藏区、走马岗埋藏区、西河埋藏区、龙归埋藏区、马坝埋藏区等5处地下文物埋藏区,是全省第二个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地级市。

韶关历史文化悠久,有着2100多年的建城史,4000多年的文明史,13万年人类发展史,地下文物埋藏丰富、分布广泛,有远近闻名的马坝人-石峡遗址,留存着先秦时期以来众多的古遗址、古墓葬,主城区地下埋藏有宋元明清历朝的城墙、府衙等历史建筑及文化遗存,全市目前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8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点2760多处。此次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是韶关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具体体现。

2021年11月,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市文广旅体局委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我市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工作。根据我市历年来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等,对全市范围内地下文物较为丰富的区域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对重点区域进行现场考古勘探,并邀请省文物局和省文物专家进行了现场指导。在充分听取省文物专家和各县(市、区)政府以及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管理局、市发改局等有关部门意见基础上,初步在市辖三区范围内划定了我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

韶关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划定,严格贯彻落实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对加强我市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较好地协调地下文物保护和基本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还能有效地实现现实与历史、考古与工程的双赢。接下来,市文广旅体局将进一步加强地下文物埋藏区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地下文物埋藏区文物保护、土地开发、工程建设和考古发掘工作,确保地下文物安全。(转载韶关日报  文静  周巍  李姗姗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