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审计局 > 审计动态

做地方振兴发展推动者——市审计局主动作为打造审计铁军纪实

时间:2018-03-02 14:54:00 来源:韶关新闻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在常人眼里,审计部门要做的事不外乎就是查账目,施处罚,是进行经济监督的“权力部门”。

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是外界对我们审计部门职能的不了解。我们除了经济监督这个职能外,还有一个‘保障’的重要职能,就是强化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到位情况的监督,揭露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有力地保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落实。”市审计局局长陈大川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匡正。

陈大川所言极是。记者了解到,市审计局除了出色完成“规定动作”外,还敢于担当,为自己增添了很多“自选动作”,如监督工作作风、工作效能,政策把关、法规掌舵等,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查隐患,排“地雷”,扫障碍,拉“红线”,响“预警”,确保其合法做事、平安做事、规矩做事、高效做事,努力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当好群众和法规监管的“天眼”,做好韶关社会经济振兴发展的推动者。

“今年,市审计局在确保完成规定动作外,又围绕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及全市贯彻落实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会议精神,为自己增加了10个自选动作,而且这些增加的自选动作都是些高难度动作,用旁人的话来说,我们是在自找麻烦。”陈大川笑道。

正是因为市审计局的“自找麻烦”,全市审计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一些工作得到国家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肯定,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表扬。

主动作为确保政令畅通

政务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为社会所诟病,群众所痛恨。

如何革除这些机关作风之顽疾?

这似乎不关审计局之事,但市审计局却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主动作为,以确保政令畅通为首要任务,围绕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谋划和开展审计工作。

“除了全力以赴完成上级审计机关部署的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以外,我们提出了市主要领导关心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审计什么,主动出击,作为职能部门,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充当看客当和事佬,要义不容辞,有主人翁的高姿态和强烈的责任感。”陈大川说。

这绝不是陈大川说官话唱高调,而是市审计局的行动写照。

去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对芙蓉新城“三年基本成城”计划落实、城市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交通节点情况、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翁源县森林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情况、12个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异地同步审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以及城管系统和民政系统全覆盖、卫生强市、教育强市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点民生有关项目、单位、资金的审计工作,其覆盖之广,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

诚然,这些审计工作绝不是走过场摆样子搞形式,而是出实招动真格。如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审计采集了30所学校、40个乡镇、160个村以及8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抽查;对城市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交通节点情况进行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就采集了500多个样本。通过大量细致的审计工作,在充分肯定这些重点项目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通过审计指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审计建议。

民生无小事。市审计局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并切实完成好对底线民生的审计工作,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如通过上审下、同级审、异地交叉审计等方式,对与民生关系甚为密切的某系统进行全覆盖审计,查处了违纪违法问题,揭露了该系统重大政策落实不到位、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金沉淀和损失浪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审计意见和建议,有效促进了民生资金的规范使用。又如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跟踪审计,提出了符合韶关实际的审计建议,有效推动了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扶贫资金规范管理。

数据显示,仅在去年,全市审计机关完成的审计(调查)项目就达313个,移交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处理的事项和人员78项。

这些数据表明,韶关审计工作绝不是雷声大雨点小,而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敢于担当,为推动发展出谋划策

审计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切不可当和事佬做老好人,要浩然正气敢于碰硬,旗帜鲜明地向违规行为说“不”!

市审计局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敢于亮剑,以主人翁的姿态,实事求是披露问题,未雨绸缪提前预警,为党委、政府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及时化解风险。

近年来,韶关采取诸多举措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使这些举措落地生根,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韶关市简政放权政策落实及“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审计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积极建议。“今年我们还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陈大川说。

政府投融资改革,是近年的热点,也是难点,一不小心就会踩“地雷”碰“红线”。为此,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投融资改革落实情况审计调查,重点从融资手段的合法合规性、项目建设的合规性、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等方面分析目前全市开展的各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PPP项目及政府投资基金的开展和建设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进行了预警,并提出相关建议。

“去年我们围绕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共完成相关审计项目9个,提交的审计报告和综合报告,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31篇,审计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陈大川向记者介绍道。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审计部门付出了巨大心血,同时也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可以这么说,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事,我这个审计局长得罪了不少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但我们审计部门是在履行职责,是对事不对人,心底无私天地宽,我们问心无愧,心中坦荡。别人理解我们要做,不理解也要做,只为对得起我们的这份职责,对得起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我们的信任。”陈大川如此说,语气诚恳而坚决。

创新争优,打造审计铁军

人是最积极的因素,一支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战斗的胜败。为此,市审计局持续在增强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政治思想硬、工作作风硬、审计业务硬”的审计铁军队伍,力求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市审计局首先强班子。近年来,该局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审计制度改革为动力,突出政治建设,努力提高班子的政治站位,抓好增强大局观念、廉洁自律、担当精神,主动作为和凝聚力、执行力这几个关键环节,努力做到“明大事、谋大事、能成事”。

与此同时,市审计局树立创新争优理念,努力锻造干部队伍的“精气神”,多措并举,抓好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健全干部竞争选拔机制,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干部晋升职务以工作实绩和业务能力说话,引导审计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不断提升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鼓励审计人员获取审计专业技术职称,提高其学历水平和审计业务水平。不断优化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抓好培训教育。

此外,市审计局适应审计全覆盖的要求,拥抱新技术,保持审计队伍的创新活力。在近年开展的预算执行审计,对住房公积金、医保基金、地方金融机构、保障性安居工程、乡镇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中大量采用了大数据审计手段,有效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好审计职能,做好地方经济社会振兴发展的推动者。全面落实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继续加强审计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推进干部队伍纪律作风建设,铸造一支审计铁军。”陈大川坚定地说。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