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善美之城 > 法治之城

韶关市以“四强化四提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综述
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

时间:2025-04-15 11:32:00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10周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的重大部署,遵循国家安全教育独特的内在逻辑和现实基础,持续在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宣传渠道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国家安全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的质效,有力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强化形势分析,持续提升理论教育的引领力和实践性

  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及国家安全形势不断变化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一刻不停等特点,我市统筹开展富有特色的形势宣传、敌情宣传、成果宣传、典型宣传,与时俱进地阐释新理论、分析新形势、讲好新故事、展示新成果。

  一是全面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市县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学习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作为各级党校各主体班次重要学习内容,专门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一思想行动,指导推动工作。

  二是高位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到实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市委常委会共召开会议80余次,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确保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在韶落地落实。

  三是注重提升党员干部履职能力。组织专家学者、党委国安办和国家安全机关领导干部深入各级机关单位与党员干部面对面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分众化宣讲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群众话语,把大道理转化为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推动各级党员干部主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教学培训,持续提升基础教育的影响力和针对性

  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和省的实施方案,通过专题教育、融入各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发挥校园文化作用等多种途径,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层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育人实效。

  一是扎实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教材。积极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制定《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育教学大纲,组建国家安全教育名师工作室,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国家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对事关国家安全信息的甄别意识和判断能力,自觉抵制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和行为。

  二是积极营造国家安全教育浓厚氛围。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利用校园广播、LED显示屏、校园橱窗宣传栏等载体,播放刊载国家安全标语、海报,大力营造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推动“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维护国家安全,从我做起”的理念深植青少年心中。

  三是深入开展沉浸式体验教育。利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团、队)会等开展国家安全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对学生身边的国家安全知识教育。结合安全教育,组织开展紧急疏散、安全防爆等演练200多场次,举办国家安全主题黑报展示、“识总观绘国安”主题现场绘画等系列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

  强化特色引领,持续提升主题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立足韶关特色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创新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模式,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民族特色文化、融入红色历史故事、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一是依托特色文化。依托乳源瑶族自治县特有的非遗瑶绣文化,从2022年开始,每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举办以国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瑶绣作品征集展览活动,发动全市瑶绣传承代表和瑶绣爱好者积极参与创作,先后收到参赛作品500多幅。作品以瑶族独特的反面刺绣针法为主,围绕每年的活动主题,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重点领域国家安全知识转化为瑶绣艺术语言,将爱国爱党拥政情怀融入其中,展现出瑶汉群众共同守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美好愿景,使国家安全理论知识以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形式走入群众心中。

  二是依托红色资源。韶关红色资源丰富,广大党员群众及文艺工作者根据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粤北省委事件、始兴红围秘密电台等革命历史事迹,创作大量优秀文艺作品。2024年,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之际,我市组织开展了国家安全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征集到舞蹈《红围》、情景剧《讲好红色保密故事》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依托这些作品,我市高规格举办“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主题宣讲暨文艺汇演活动,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在深入了解隐蔽战线的红色历史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性、自觉性。

  三是依托文化地标。风度书房是韶关的鲜明文化地标,我市充分发挥风度书房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组建由40名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知识宣讲志愿者组成的宣讲队伍,常态化举办“小书房”里话“大安全”——国家安全知识分享会活动,灵活采取专题辅导、学习研讨、知识竞答、手工制作等形式,广泛普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2024年以来,市县两级共开展活动20多场次,参与人数超1100人次。

  强化融合嵌入,持续提升日常宣传的辐射力和长效性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持久性的工作,重在普及、贵在经常。我市坚持“一盘棋”统筹、“一股劲”发力,通过打造宣传阵地、聚焦重点领域、把握关键节点等方式,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常态长效。

  一是打造国家安全宣传教育阵地。依托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核工业教育基地,分别建设韶关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生态安全、核安全主题教育基地,2024年两个基地共接待观众9.1万人次,各级党校学员到教育基地现场学习共17批次800余人次,中小学师生到教育基地研学共18批次4000余人次。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目前,已建成8个县级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主题公园),初步构建市县联动、覆盖全面的宣传矩阵,形成集中性宣传与常态化教育相结合、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宣传。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牵头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主体责任,有机融合主题宣传、专业教育、科普推广、实践运用,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推送国家安全部披露的各领域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典型案例,宣传普及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核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努力做到内容上涵盖全领域、渠道上融合全媒体、范围上覆盖全民、时间上贯穿全年。

  三是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融合宣传。各行业部门结合各领域安全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节点和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常态化、融合式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宜传。近年来,各有关单位依托“世界森林日”“全国生态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重点领域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合式宣传活动,覆盖人数超91万人次。(转载韶关日报 邵安)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