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执行教育部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深化应用、融合创新”这一核心任务,以平台应用为抓手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以内涵建设为路径夯实育人根基,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10月10日上午,市教育局召开2025年韶关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推进会,全面总结上一学年教学工作、部署新学年重点任务。市教育局局长黄令遥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小文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学年,全市教育教学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市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会议点评了全市各地、各校抓教育教学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指出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会议强调,新的学年,我们正处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任务重、困难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聚焦核心环节,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要树立质量意识,形成“要学”的思想合力。二要坚持立德树人,筑牢“想学”的思想根基。三要强化师资建设,夯实“能学”的人才支撑。四要深化课堂改革,提升“乐学”的教学效能。五要注重习惯养成,积蓄“好学”的持续后劲。六要健全管理机制,营造“勤学”的制度环境。
会议传达了9月28日教育部召开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面深化应用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一年来,我市加速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工作,但也存在深化应用不够,县域间、校际间应用不平衡的问题。会议要求,各地各校一定要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着力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差距。各地各校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着力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应用工作取得实效。
会上,浈江区教育局、乐昌市乐城第一小学、韶州中学、武江区御龙湾小学、南雄市第二小学等5个单位作了教学管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各单位分享内容紧扣实践、特色突出,为全市教育教学提质与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提供了鲜活范例:
浈江区教育局依托“区域+校本”双驱动教研体系、“双平台”数智教研及“双融合”课改路径,推动“韶优课堂”建设,相关实践获评省级优秀案例,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乐昌市乐城第一小学构建“研修-备课-课堂-评价-反馈”五环一体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校园教研氛围、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韶州中学通过组织引领、方案先行及“一体两翼三线五环”行动框架,深化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现“研、教、学、评、管”五环提质增效,获评多项市级示范校称号。
武江区御龙湾小学针对教师专业素养薄弱及传统集体备课瓶颈,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构建“三阶四步”集体备课体系,显著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教学质量实现明显进步。
南雄市第二小学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双师课堂”为核心推进“韶优课堂”落地,构建“三阶推进”支撑体系,教师案例获多级别奖项,在助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会议表扬了广东北江中学等7所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韶关市韶钢实验学校等12所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乐昌市凤凰小学等21所小学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广东北江中学等20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参加会议的还有市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市教科院班子成员和学科教研员;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市直(属)普通中小学校校长及各县(市、区)部分学校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