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韶关市情 > 韶关简介 > 韶关概况 >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时间:2025-09-12 11:13:03 来源:韶关年鉴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全市总面积1.84万平方千米,居广东省第二位,市区面积2870.66平方千米。韶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盆地分布其中,平原、台地面积占20%。自北向南三列弧形山系排列。韶关市属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带并以中亚热带气候为主的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冬短夏长,春秋过渡快,四季分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市发现矿产种类8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56种。韶关市有采矿权52个;探矿权29个。水资源来源于降水、河流、地下水等。韶关降水量年内分配:汛期(4—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3%,枯季(1—3月和10—12月)占27%。全市有大小河流1534条。全市地下水天然资源有111.62亿米/年。2023年,全市有高等植物271科1031属2686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等40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53种。2023年,全市发现陆生野生动植物新种8种。农用地面积171.57万公顷,未利用地面积3.91万公顷。韶关市有3个风景名胜区,其中国家级1个。韶关全市旅游资源903个,全市开发旅游景点100多处,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4个。2023年,韶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AQI达标率98.1%,水质达标率100%。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