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深圳大学与韶关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揭牌成立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韶关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与粤北高校深度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市委书记陈少荣、市长陈志清,深圳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韶关学院党委书记孔云龙、校长张晓红共同见证签约。
在一众领导嘉宾的见证下,两所高校先后签订了《深圳大学韶关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韶关研究中心建设协议》。
根据《深圳大学 韶关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大学和韶关学院将共同致力于优化提升顶层设计,助推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和绩效目标考核改革,深化重点学科、高水平团队、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重大科研创新项目建设交流,以及重大成果培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推动双方内涵式发展和高水平建设。
根据《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韶关研究中心建设协议》,深圳大学将充分发挥对韶关学院的战略帮扶作用,助力韶关学院融入“双区”“双合作区”,通过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韶关研究中心平台建设,提升韶关学院大数据及相关领域科研与人才培养水平,同时为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李清泉指出,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两所高校的合作站在了新起点,迈出了新步伐。希望双方共同努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协议上的文字尽快转化为现实成果。深圳大学和韶关学院同为省属地方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深圳大学在过去的自身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方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学校非常愿意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分享给韶关学院,同时希望通过互帮互助互学,进一步提升两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等领域的水平,为两校所在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孔云龙表示,协议的签订将为韶关学院和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韶关学院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今后,韶关学院将充分承接深大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不断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努力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加快推进学校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为粤北高等教育和韶关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不辜负深圳大学的帮助、不辜负韶关市委市政府的厚爱与期待。
副市长罗海俊、肖智勇;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深圳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韶关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广东省监委驻韶关学院监察专员邓惠毅,韶关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善添,韶关学院副校长何金明、田广增、郭会时参加仪式。(转载韶关日报 黄俊 张伟)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