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以来,韶关市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围绕绿色发展目标、啃硬骨头抓治污、结构优化抓“双碳”,焦距“三大战略”“六大行动”“三大提升”,坚持底线思维和产业思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成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做出生态环境部门应有的贡献。
为展示工作成绩,展现工作成效,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即日起,“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微信公众号推出《苦干实干 争先创优》专栏,陆续推送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2024年上半年工作成效与亮点,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综合审批科:做好要素保障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指导、服务、沟通......今年上半年,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实行项目审批一对一专人服务,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助力韶关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市办理各类新建项目环评审批129件,规划环评3件,登记表备案管理737件。审批通过的建设项目总投资102.8亿元,环保投资3.37亿元。
这份要素保障成绩单是如何完成的?
“我们按照‘守底线、腾容量、保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韶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印发系列工作方案,在严守生态环境底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韶关市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支持,强化环保要素保障,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上半年,为了进一步解决在环保要素保障方面遇到的新问题,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政策研究、技术服务、现场监管、监测分析、作风监督等5个工作专班,并出台相应的工作方案。
——强化生态环境准入指引。坚持底线思维,加强源头把控。印发《韶关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使之衔接各项新规划新要求,不断健全丰富生态环境准入指引。指导园区在规划实施前同步开展规划环评编制,通过规划环评科学预测、评价规划实施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园区生态环境管控措施要求。今年以来,审查了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植保产业园)规划环评、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规划环评、华南先进装备园三期规划环评及广东翁源华彩化工园区规划调整环评。
——优化环评审批服务保障。坚持把关与服务并重,强化项目环评要素保障,提前介入、提早研判项目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相符性,指导建设单位优化项目选址选线,通过优化数据分析、技术帮扶等提升环评服务、提高审批效能。批复了广东省粤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新丰县黄磜雪梅至马头板岭下公路、广东旭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新飞材料(始兴)医卫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市重点项目。
“在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的基础上,我们积极主动引导污染物排放少、生产工艺先进的重大项目在韶关市落地。”韶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生态环境要素保障,指导建设单位提前谋划环评文件编制,提供精准技术支持;同时加强与省生态环境厅汇报沟通,协调争取需省厅审批的项目环评尽快获批。
执法二科: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高水平保护的有力武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始终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和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在此基础上,在生态环境领域探索包容审慎监管,以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差别化管理。对纳入执法正面清单管理的16家企业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落实宽严相济监管。积极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对违法情节轻微、主动改正和作出道歉承诺的企业,依法免于或减免处罚。今年以来,全市共32家企业因违法情节轻微、及时改正,依法不予处罚,6家企业适用公开道歉、作出守法承诺依法减免处罚,减免处罚金额69.6万元。
——强化执法监督,促进规范公正执法。印发执法稽查方案,对全年执法稽查工作进行部署。印发《韶关市生态环境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方案》,组织各分局开展不规范执法、任性执法等问题排查整治,坚决纠治阻碍和破坏民营经济发展的执法行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韶关市生态环境局执法科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强化监管、做优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不断提升执法监督水平,为推动韶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韶关市环境污染控制中心: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韶关市环境污染控制中心持续强化技术支撑,专门成立技术服务专班,以 “预约式” 服务切实高效地为企业排忧解难。此举旨在推动企业实现降碳、减污与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点对点”“面对面”,精准破解企业经营管理难题。今年,对广东高尔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韶钢林德气体有限公司等 10 家企业进行 24 次走访,成功办结企业诉求 10 个。同时,对韶关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台泥(韶关)水泥有限公司等 10 家企业开展技术帮扶检查,助力企业规范环境保护 “三同时” 以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工作。此外,组织技术团队深入丹霞冶炼厂开展服务,协助企业谋划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并开展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环境管理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全体管理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专业管理水平。
—— 以技术引领,增强园区及企业污染治理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广东仁化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与各企业代表举行座谈,交流“旋风除尘器+滤筒除尘器+高效过滤器” 铅尘处理设施运行经验,激励企业强化精细化生产管理以及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积极采用污染防治新技术。为优化翁源经济开发区官渡片区污水处理厂技术工艺,筑牢环境风险防线,对韶关翁源云门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翁源县美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6家涉重金属企业废水排放强度与特征进行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官渡工业园区提出分类收集处理的优化设计和建设方案。
—— 依托专家团队,为环保工作与企业治理注入强大动力。2024年上半年,组织召开各类专家评审会45次,出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技术评估意见18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审查意见28份,为企业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提供生态环境领域的有力技术支持。同时,组织专家在华南装备园和翁源经济开发区开展企业生态环境管理要点培训和普法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韶关市环境污染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推动企业降碳减污、绿色发展为导向,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企业方式,聚焦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突出问题,畅通日常联络渠道,务实高效地解决企业在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