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韶关市风度书房新北路分馆内展开了一场“穿越千年的非遗之旅”--扎染体验活动。活动免费向市民开放,吸引50对家庭亲手制作扎染手帕,在折叠、捆扎与染色的过程中沉浸式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韶关实验小学美术教师苏永福现场演示并讲解了扎染的历史与技艺。从秦汉时期称为“绞缬”的起源,到唐代的鼎盛发展,苏永福妮娓道来。扎染最神奇之处在于,即使采用相同技法,也永远不会出现重复的图案。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正是手工智慧的体现。
在苏永福的专业指导下,参与者们从设计图案开始,逐步完成捆扎、染色、固色等步骤.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专注地折叠布料,成年人则精心调配蓝白相间的色彩。韶关市第一中学学生朱诺妮举着自己染制的手帕欣喜地说:"自己做的扎染作品扎染出来之后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给我的魅力。
苏永福表示,开展此类活动的核心是让青少年“在动手过程中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培养耐心、创造力和对生活的审美力”,希望非遗的种子能通过指尖实践扎根于心,助力文化传承“越走越远”。
为保障活动安全顺畅,风度书房提前备齐环保无毒染料与手套,并提醒参与者穿戴深色衣物。制作完成后,作品经冲洗固色,由市民用塑料袋妥善带走阴干。
本次活动联动韶关实验小学省级课题项目,同步在书房开设扎染文化课堂,特邀该校课题组苏永福、朱定森等教师现场授课,以弘扬非遗文化为核心,带领市民参观展览并细致解说,同时开展非遗作品创作现场指导,获得市民读者的广泛欢迎与好评。活动一方面进一步印证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蓬勃生命力;另一方面也为该书房后续持续推出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梳理了良好的标杆。(转载韶关日报 张惠娟 刘丛嘉)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