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天井山林场实施的广东省天井山林场2025年红外相机监测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次监测共布设81台红外相机,首次数据回收期间记录野生动物30种,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和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5种。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本次监测新发现了7种未曾记录的物种,进一步丰富了广东省天井山林场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果材料。
2025年3月至4月,项目组在相关管护站范围内布设了81台红外相机,并于6月至7月完成首次数据回收。回收数据过程中,补充布设10台红外相机,进一步扩大了监测覆盖范围。 本次监测共记录到30种野生动物,涵盖鸟纲和哺乳纲的10目19科,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包括白鹇、白眉山鹧鸪、黑喉噪鹛、凤头鹰、斑林狸、藏酋猴和豹猫。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如白喉斑秧鸡、食蟹獴、赤麂等也频繁现身。 值得关注的是,与2022年监测数据相比,本次新增记录7种野生动物,包括丘鹬、白喉斑秧鸡、白眉地鸫、斑背燕尾、黑喉噪鹛、赤麂和猪獾。这些新发现为研究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天井山片区动物监测提供了宝贵数据。 本次监测还记录到多个受威胁物种,其中斑林狸、豹猫、藏酋猴和小麂被列入《中国红色物种名录》(2016)易危(VU)等级,白眉山鹧鸪、食蟹獴、赤麂等6种被列为近危(NT)。这些物种的稳定出现,证明了广东省天井山林场的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但同时也提示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防范化解盗猎和栖息地破坏等风险。 据广东省天井山林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红外相机监测网络,结合日常巡护和社区宣传,进一步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成效,为南岭国家公园候选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