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时代答卷】
在粤北大地的改革浪潮中,韶关市不动产登记工作以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将为民初心镌刻在时光深处。从2016年首本不动产权证诞生,到2025年荣获“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成效显著单位”称号,这支队伍用创新实践书写了从 “制度整合”到“服务升级”的生动篇章,让改革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改革历程・破浪前行】
一、全域体系构建:从分散到统一的跨越
2016年2月,韶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组建成立,标志着不动产登记工作进入新纪元。历经机构整合、流程再造、系统升级的“三步走”战略,全市建成覆盖城乡的“1+10+N”服务网络,在工业园区、金融机构、乡镇社区设立58个服务站点,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质变。
二、登记范围拓展:从单一到多元的突破
十年来,登记类型从传统的土地房屋扩展到林权、农村承包地、居住权等,累计办理业务390万宗。特别是在2024年创新推出“三证齐发”模式,实现竣工验收备案与不动产权登记同步完成,为重点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
三、智能服务升级:从线下到云端的蝶变
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构建“一窗通办”服务体系,实现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智能审批”。2023年上线的“韶小登”智能客服,日均处理咨询百余次,群众办事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通过标准化建设,业务办理时限压缩至“最快1小时,最多1天”,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创新实践・惠民样本】
一、党建引领: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创新“党建+不动产登记”模式,组建9支党员先锋队,设立18个先锋岗。通过“主动走访+延时服务”双轨并行,累计开展企业帮扶近千次。“韶小登・关心办”品牌入选省自然资源厅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典型案例,打造12个便民利民示范窗口,1名同志入选自然资源部“最美不动产登记人”初寻名单,55人取得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
二、效能革命:刷新政务服务速度
通过流程再造,企业转移登记实现“马上办”,“带押过户”业务覆盖住宅、商业及工业类型。创新“零材料”办理模式,开发企业首次登记材料精简80%,办理时限缩短10天。开设企业专窗,实现“交地即交证”“竣工即交证”“抵押即交证”的常态化办理。
三、服务延伸:构建便民服务矩阵
实现“全市通办+跨域通办”双覆盖,与3省14市建立合作机制。创新“不动产+金融”服务,全市银行网点均设立便民服务点,上线“粤智助”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功能,将服务下沉至村一级。
【荣誉见证・继往开来】
十载春秋,韶关不动产登记工作屡获佳绩。2021年获“市创新创优竞赛二等奖”,2023年获“省不动产登记职业技能竞赛团队二等奖”,2025年获“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既是对韶关创新举措的肯定,更是新征程的起点。
【未来展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将锚定“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技术应用,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让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粤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通讯员:叶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