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两个国家级试点机遇,聚焦破解“中心镇承载力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弱化”三大问题,坚持特色产业发展导入推动土地整治,打出资源优化配置组合拳,以留用地集中置换、低效用地腾挪整合、闲置存量用地盘活为抓手,增强产业空间供给能力;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政策,保障村集体稳定增收、村民就近就业;实施农用地整备新模式,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收益由企业、村集体和村民三方共享,极大激发强镇富村惠民新活力。
桂头镇镇区现状
一、创新“资产配置+龙头引领”集体留用地开发利用模式,整地撬动产业集聚,空间释放强镇兴业
创新留用地开发模式,将涉韶关丹霞机场项目征收4个村集体返拨的310亩留用地置换成36亩的领航商业城商铺,集约节约274亩建设用地用于镇区未来产业发展。引入龙头企业投资建设领航商业城项目,按每亩留用地置换25㎡商铺的标准,由政府以成本价回购置换7772㎡商铺,村集体自主经营或返租龙头企业,村集体获得长期稳定、可增值的商铺物业资产,同比货币置换增值近2600万元,每年至少获得280万元的稳定租金收益,人均增收1000元。同时,引导产业、人口向镇区集聚,有效提升中心镇承载力和联城带村功能,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桂头镇领航商业城项目实施前
桂头镇领航商业城项目实施后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理念,在领航商业城周边规划建设58亩未来社区项目,创新“尊重村民意愿、改善宜居环境、统筹生产生活”三位一体推进模式,有序引导拆迁村庄及偏远零散村庄居民向镇区集聚。项目建成后,可安置259户瑶汉村民,推动1000名农业转移人口实现“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迁建群众可通过多元渠道获取劳动报酬,预计220人在商业城及镇区周边就近就业。未来社区共享镇区优质资源,周边规划布局幼儿园、综合服务中心、运动休闲场所等普惠性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实现乡村风貌和人居品质双提升。
桂头镇领航未来社区效果图
实施“化零为整”空间优化策略,系统梳理镇域内零散建设用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打包立项审批,腾挪指标优先保障园区建设需求。结合现有产业空间整合,推动产业用地向镇区及园区集中布局,预计形成约2000亩集约化产业空间。目前,106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已率先启动实施。
二、创新“3+2”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路径及调节金机制,入市激活集体土地,效益接续强村富民
建立“一个方案、两个办法、八个范本”的入市政策体系,探索入市范围、途径、主体、方式、程序、地价管理、收益管理、抵押、监管等各环节标准化、规范化路径。采用“出租入市+出让入市”2种供地模式,导入制造业、商业、文旅服务业3种产业业态,在粤东西北率先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基本实现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完成3宗共计27.4亩闲置校地盘活利用,导入得利包装项目、马蹄加工厂、研学中心3个产业项目,总投资85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70个。土地出让为村集体带来112万元一次性增收,出租部分保障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显著增强。
东岸小学入市地块得利包装项目效果图
均村小学入市地块马蹄厂项目效果图
创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采用总价计收法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调节金。其中,工业用地按土地出让、出租成交总价款的5%收取调节金,商业用地按土地出让、出租成交总价款的15%收取调节金,返还用于镇村经济发展及公益设施建设,该做法获得自然资源部肯定。调节金的收益让村民有资金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及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改善周边村庄的整体风貌,打造宜居宜业的“三生”空间。
三、创新“运营前置+良田连片+产业导入”农用地整备新模式,整田夯实规模经营,良田连片农业增效
实施补充耕地2630亩、垦造水田468亩,建设12399亩高标准农田;实施“小田变大田”,打造1个万亩方、1个连片“千亩方”和多个“百亩方”,粮食产能提升5%以上;开展耕地下山林地上山,优化耕地布局,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桂头镇良田连片实景图
王龙围村“千亩方”项目与农业龙头企业天禾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土地集中整治、产业精准导入和科技深度融合,实现农田提质、产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获益的良性循环。构建“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品牌打造”的现代农业运营体系,机械化生产实现全程覆盖;创新应用低空经济装备体系,配置农用无人机开展飞防植保、变量施肥、秧苗调运等作业,较人工作业效率提升15倍,农药利用率提高20%以上;建设稻米烘干厂、育秧厂、稻米加工厂等配套设施,实现丝苗米产、购、储、加、销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村集体获得每亩400元的年保底分红,可分享天禾公司30%的大米销售收益,并获得一次性流转费、托管服务费以及资产运营收益分成。村民通过担任田间管理员、农机手等实现就近就业。
桂头镇王龙围村千亩方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