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 工作动态

韶关市乡镇生活污水提质增效经验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简报》

时间:2025-04-28 16:59:34 来源:韶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日,韶关市乡镇生活污水提质增效经验《韶关破题乡镇污水治理:从“全覆盖”到“全提质”的生态答卷》,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镇建设专班2025年第3期简报,受到省级肯定。

1.png

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是乡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韶关市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创新构建“目标引领—技术赋能—督导闭环—考评驱动”四维治理体系,通过精准施策、科技赋能、机制革新三大突破,全市乡镇生活污水厂进水COD平均浓度从2021年的48.79毫克/升,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01.56毫克/升,提升率达108%,推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质效双升”跨越式发展。

1.png

顶层设计破局 激活治理新动能

韶关市打破“广撒网”建设模式,建立“收污水挤外水治混接减溢流”的精准治理路径。创新管网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评估,将管网渗漏率降幅、浓度提升量与资金投入比作为核心评估指标,优先支持效益显著项目。污水主管部门通过改变“应接尽接”的粗放理念,建立科学评估体系,确保每分钱都花在提升水质的关键节点上。

2.png

科技赋能治理 构建智慧化体系

全市推广“QV+CCTV”管网检测技术,建立“在线+实验室+第三方”三重水质监测体系,实现管网病害精准识别。推行“厂网一体化”智慧运维模式,如仁化县建成全域自动化监管平台,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并腾挪人力强化管网及泵站巡检,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管网巡检效率。

2.png

    分类精准施策 书写山区治理答卷

    针对粤北山区乡镇特点,创新实施“三类三策”治理模式:

在乳源洛阳镇等人口稀疏镇,通过重点单位“专管直连”,以230万元投入实现COD浓度5.64毫克/升提升113.61毫克/

南雄市南亩镇破解密集居民区施工难题,采用浅埋混凝土包封技术完成管网入户改造,同步实现屋面雨水立管清污分流工程,处理水量减少2.56万吨,浓度稳定超100毫克/升。

仁化县建立“专业运维+智慧监管”体系,通过管网病害闭环整治,全县污水厂进水COD浓度突破120毫克/升,年节约处理费约79万元。

3.png

长效机制保障 激发内生动力

建立“提醒函+实地督导”双轨督办机制,将污水治理纳入县市区环保责任考核,破除属地政府“等靠要”思想,激活“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并创新“绩效考核+收费征收”双驱动模式,形成“使用者付费+政府兜底”机制,推动设施运营单位从财政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

5.png

    督导帮扶下沉 凝聚基层攻坚合力

    四月份以来,为进一步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十四五”收官之年城镇生活污水提质增效工作,韶关市住建管理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永不停歇的奋进姿态,持续聚焦污水领域精准发力:一是按照上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和相关“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结合各县(市、区)实际,研判制定《2025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下发各县(市、区);二是组织召开覆盖市县镇三级污水主管部门及有关管网设计、施工单位的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排查检测专题培训会议,指导强化管网排查和检测工作,科学精准谋划项目,让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益;三是组织帮扶指导团队对全市尚未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县(市、区)合计20个重点镇开展针对性帮扶指导,指导县、镇在开展专项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一厂一策”整改方案,按照“干一片成一片”的思路加快实施管网建设和修复改造,持续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早日落地见效,助力我市乡镇污水处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6.png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