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商务局 > 专项工作

市商务局2018年工作回顾和2019年工作展望

时间:2019-03-19 11:49:59 来源:韶关市商务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市商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韶关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积极推动韶关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商务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全市商务经济总体平稳健康。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15个,新开工项目88个,合同投资333.7亿元,到位资金9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596万美元,同比增长43.79%;外贸进出口23.6亿美元,同比下降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1.59亿元,同比增长9.4%。 

    --全市招商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市政府驻广州、深圳招商联络处运作顺利;6支产业招商分队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全市中介招商网络逐步拓展,中介招商合作机构达100余家;各县(市、区)、产业园区成立了党政班子主要成员为组长的招商专责小组;8月31日成立市产业研究院,首期聘请了65位特聘专家及12家合作机构;市商务局统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顺畅有度,已基本建立起各环节责任明晰、无缝对接的大招商工作格局。 

    --外贸新业态培育初显成效。韶关宏大齿轮、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顺昌布厂和韶关比亚迪等4家企业成功入选“广东省出口名牌企业”。卡西欧、比亚迪等重点外贸企业潜力释放,外贸新业态持续发力。扩大B2C韶关跨境电商清关中心直购进口业务量,成为我市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全年累计完成B2C直购进口货值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5%。 

    --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稳步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全市已建成肉菜流通追溯节点26个,覆盖生猪屠宰、种植基地、配送中心、超市和团体消费单位等环节,初步形成肉菜流通全过程可追溯链条,荣获“广东省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2018年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 

    --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大力扶持农村电商,我市乐昌、翁源获批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各获得500万元资金支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2018年正式启动了坪石镇天堂村、肖家湾村和转村3个省定贫困村3家乐村淘村级电商服务站,全市正常运营的村点服务站将近500家,全年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6000万元。 

    --通关便利化进一步提升。粤北国际物流园、韶关港乌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持续推进;2018年6月动工兴建快件监管场所项目,于10月底竣工并经过设备调试,已正式运行。随着关检融合统一申报改革,“单一窗口”应用率正不断提升,2018年全年,我市通过“单一窗口”报关14092票,报检3088票,日均货物申报覆盖率100%。 

 

2019年工作展望 

 

    2019年商务工作总体要求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1+1+9”重点工作和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市第十四届五次人大会议以及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融入珠三角,服务大湾区”战略,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推动商贸物流体系建设促消费,落实稳外贸、稳外资任务,进一步提升通关环境,以优异成绩向伟大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献礼。 

    2019年主要预期目标:全市产业项目新签约230个以上、总投资330亿元以上,新开工1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11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28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增长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 

    2019年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筑牢政治组织保障。一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计划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将讲话精神融入业务工作,以讲话精神指导商务工作实践。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韶关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党章党规党纪;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引导党员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领导招商。强化“一把手”负责制,各县(市、区)政府、各产业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招商引资工作第一责任人,常务副职为具体负责人,明确招商引资工作由常务副职分管并作为主抓业务之一。二是突出跟踪服务,开展以商招商。进一步发挥市产业发展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强化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程跟踪服务,督促各地区分管招商负责人对项目一跟到底。三是拓展招商网络,推动全民招商。继续发挥驻点招商机构作用,以广州、深圳为重点,辐射珠三角地区,主动拜访各类商协会、企业及中介机构;进一步拓展中介招商合作网络,2019年全市拓展签约50家中介招商合作机构;制定出台《韶关市鼓励高质量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暂行办法》,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四是加强研究谋划,实施精准招商。发挥市产业研究院作用,收集一批产业招商研究成果,梳理一批产业招商重点对象名单,持续加强产业研究。 

    三、跟踪服务重点企业,推动外经贸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加大“韶关跨境电商清关中心”招商力度,扩大B2C直购进口业务量和进出口业务;积极引导当地兰花种植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协调推进培育兰花出口基地项目建设;做好韶能集团、万达工业、日本电产等重点外贸企业服务工作,鼓励企业扩大进出口;加大对韶关比亚迪、翁源卡西欧的扶持力度,推进外贸进出口数据回归工作。二是大力提高服务业贸易发展质量。重点跟踪大联新媒体、瑜丰物业、顺通运输等19家潜力企业,鼓励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拉动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三是推进外资改革工作。落实省“外资十条”修订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承接各项省级审批权限,做好企业奖励资金申报工作,确保政策在我市落到实处。 

    四、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升商贸便民服务。一是力促重点企业稳增长。积极培育新增限上批零企业,逐步做大全市商贸经济总量。二是做好消费促进工作。积极参与全省春夏秋冬四季消费促进活动,指导相关县区和企业办好2019年迎春花市、“家520”购物节活动、韶关产品博览交易会等三场专题促消费活动。三是稳步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完成未建成节点追溯子系统建设,稳定系统日常运行。四是加强商贸物流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部分商贸物流功能转移,同时开展城市综合体项目招商。五是积极培育现有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壮大。重点推动华南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顺利开业,积极推动摩尔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进度,不断扩大我市商品零售市场,促进居民消费。六是启动第三批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推动市区农贸市场改善购物环境。 

    五、深化电商产业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造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二是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鼓励引导各县(市、区)依托电商行业协会、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商精准扶贫技能培训。三是促进农产品上行,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以京东、苏宁、乐村淘等韶关特色馆及富农云商、咚咕街等本地电商平台为抓手,开展季节性农产品促销活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六、推动口岸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一是继续加强口岸建设。重点协调推进韶关旭日保税物流中心(B型)、粤北国际物流中心、韶关港乌石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建设。二是全面推广落实“单一窗口”改革事项。继续会同韶关海关做好“单一窗口”试点工作,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争取2019年实现100%覆盖。三是积极复制自贸区经验。统筹落实广东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我市的复制推广。四是优化韶关铁海联运。积极争取铁路部门支持,优化火车运输时效,适时申请开通120km/小时的货运班列。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