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 工作动态

关于印发《韶关市“数字政府2.0”建设全面深化涉企政务服务若干措施》的通知

时间:2023-05-26 11:38:37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市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基础支撑优势,全面提升涉企政务服务能力水平,我局制定了《韶关市“数字政府2.0”建设全面深化涉企政务服务若干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于9月20日前将实施阶段性进展情况报我局。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径向我局反映。

                                                                                                                                                                  韶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3年5月11日

韶关市“数字政府2.0”建设全面深化涉企政务服务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大数据、大平台、大服务优势,促进涉企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不断夯实政务服务基础体系

  (一)以“标准化”实现涉企事项无差别办理。巩固政务服务事项“二次统筹”工作成果,不断细化和规范涉企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相关要素内容,规范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重点要素的管理权限与职责,实行事项标准同源管理,进一步实现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全市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以“精细化”推动企业办事“便利化”。按照省高频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结合我市本地情况,梳理高频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推广省级部门制定精准细化的业务办理流程导图,实现办事申请和审查“直观化、便利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深化企业“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按照省级部门深化企业“一件事一次办”工作举措落实相关工作,推动企业“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我市落地实施,配合省级部门打通省、市业务系统壁垒,实现申办端业务协同、系统联通和数据共享,做到“一表制”申办,全面加大企业“一件事一次办”的宣传推广。(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四)推进涉企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优化拓展“跨域通办”涉企政务服务事项范围,在不动产登记、生产经营、就业落户等领域实现跨区域通办。探索与湾区城市建立跨域通办合作关系,推动我市政务服务信息系统通过省“跨省通办”中枢与其他地市政务服务信息系统联通测试,实现我市与湾区内地城市异地收件、在线流转、属地审核。(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五)提升重点领域涉企审批服务效率。依托工建系统,加快项目落地,优化项目准入、用地审批、环评等审批关键流程,以数字化手段解决项目落地信息不共享、协同不足等问题。落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拓宽企业简易注销退出渠道。推行重点企业人才落户“即来即办”服务。优化大型展会报备审批服务,畅通重点企业境外参展参会签注和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为本地企业出境抢单、优质外企来韶投资提供便利。(责任单位:市住建管理局、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行政服务中心)

  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线上办理

  (六)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推进韶关市“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提升改造,整合市、县两级“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建成全市统一的申办受理平台。依托电子证照库和“粤省事码”“粤商码”应用,推进涉企政务服务“四免”办理,为企业办事提供“免填、免报、免带”“一秒亮码、一键授权、一码办事”的便捷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七)优化拓展“粤商通”平台功能。推进更多涉企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进驻“粤商通”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掌上办”服务,加大对集成套餐式移动服务、全程指尖办理、无感通办等推广应用。建设“粤商通”韶关专版,推进本地涉企服务和应用接入“粤商通”,推广应用“粤商通”已有的功能。进一步加大“粤商码”推广应用力度,拓展“粤商码”在涉企政务服务方面的应用场景。鼓励大型企业入驻“粤商通”提供市场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

  (八)强化“粤智助”涉企服务能力。动态调整“粤智助”投放和布局,推动“粤智助”向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部署。在重点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部署“粤智助”,将政务服务“自助办”延伸到园区和企业。持续丰富“粤智助”服务,梳理和上线更多涉企服务事项,满足企业各类高频服务需求。(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九)优化升级涉企政务服务“视频办”。全面开展政务服务“视频办”工作,依托省政务服务“视频办”平台,推动一批高频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视频办”,配备视频服务座席,运用“可视化”技术提供咨询导办、在线辅办等服务。运用线上线下渠道做好“视频办”宣传工作,扩大企业对“视频办”服务模式的知晓度,提升企业对政务服务“视频办”专区的使用率。(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十)宣传推广政务服务网“法人服务”专区。配合省级部门开展企业集成服务专区建设工作,做好韶关市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政策兑现等涉企服务专区的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

  三、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涉企效能

  (十一)优化提升大厅涉企政务服务。在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办事窗口,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涉企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完善政务服务中心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用好“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帮助企业解决“想办却办不成的事”。根据需要提供错峰、延迟办理服务。优化完善大厅“网办帮办”辅导区,配备专员为企业提供咨询导办、办事指引、材料预审、政策咨询等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十二)成立“代办帮办”服务团队。建立专业、高素质的企业服务团队,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审批等重点领域,向企业提供“代办帮办”服务,通过座谈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开展涉企政策解读、业务代办、联动协调、跟踪回访等工作,积极响应企业提出的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主动靠前的专属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十三)建立首席事务代表制度。探索建立部门业务综合授权的“首席事务代表制度”,充分授权窗口“首席事务代表”的办理权限,推动更多涉企事项当场办理、即时办结,对于进驻政务大厅的事项必须在大厅窗口实质运行,严禁“明进暗不进”。(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

  四、持续释放政务服务创新活力

  (十四)搭建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平台。以翁源县作为试点,推广应用全省招商引资平台,为政府、产业园区、投资企业、商会协会等提供资源互通、项目对接、园区展示等综合性招商服务。依托全省招商引资平台,开展招商消息精准推送,为高水平数字化招商提供数据支撑。(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翁源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十五)推广“粤财扶助”补贴受众“零跑动”。依托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推动各级财政惠企政策“应进尽进”,企业可以通过“粤财扶助”查看奖补政策、申报补贴、查看审批进度、获得兑现补贴等。依托大数据共享和补贴政策流程标准化,提升审批时效。建设平台监管功能,强化奖补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补贴资金安全高效。(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十六)推进企业电子印章互认互用。依托省公安厅企业电子印章平台,为企业提供电子印章制作、发放、查询、变更、注销、签章、验签等服务。(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十七)持续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积极推进CA数字证书跨区域兼容互认,依托省、市场主体信息库,最大程度减少市场主体重复登记、验证、提交材料。推动在“粤商通”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专区上线场所预约、档案查询等服务,进一步提高交易服务效率。建设市公共资源领域评标专家智能管理系统,采取数字化手段,限制无关人员进入评标区,提升评标专家管理水平,保障评标活动的有序开展。推广远程异地评标,与西藏林芝等地区签订协议开展跨省异地评标工作,进一步推广电子保函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不断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十八)推广数字空间助力企业效率提升。积极拓展数字空间在政务领域的应用,推进本地自建系统对接个人和法人数字空间,减少涉企事项提交纸质材料。探索数字空间社会数据目录接入,在部分行业领域开展应用试点。(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五、不断加强政务服务效能监督

  (十九)全面深化政务服务“好差评”。依托省政务服务监督“粤监测”平台,面向政务服务部门和机构,汇聚线上涉企政务服务事项信息、办件信息、好差评信息、常态化监测信息及咨询投诉信息,以及线下政务服务中心排队、预约及视频信息,通过全面整合线上、线下涉企政务服务信息,管理和制定监督规则,实现政务监管工作的底数汇聚集中化、全景研判可视化、指挥调度协同化、政务治理信息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

  (二十)强化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推进韶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与省“粤省心”平台对接,建立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流转答复机制,依托企业诉求平台为市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提供便利,推动市场主体诉求服务响应时效和分办效率“双提升”,积极回应企业生产经营诉求,并加快协调解决相关困难。(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

  (二十一)提升12345热线平台涉企政务服务质量。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涉企服务专席,实现企业诉求优先接诉、快速流转、一跟到底。按省的要求完善本地12345热线知识库标准,同时做好知识库的动态维护。升级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系统,全面纳入“粤省心”全流程接办体系,拓展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渠道功能,开展智能语音导航、智能座席助手、智能派单等智能化应用,实现7×24小时响应接办、全流程督办、限时办结,打造韶关数字化政务服务“总客服”。(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