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 工作动态

以“三聚焦”推进政务服务事项
“二次统筹”实现全市同标准审批无差别办理

时间:2022-11-01 09:53:57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行政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工作部署,聚焦做“优”顶层设计、做“细”目标任务、做“实”成果应用,积极争取全省试点,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二次统筹”工作,着力破解办事指南群众“看不懂”、线上线下材料不一致、市县事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最全面、准确、易懂的办事指引,切实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聚焦做优做细做实,纵深推进“二次统筹”工作

  (一)聚焦做“优”顶层设计,绘好二次统筹“路线图”。“二次统筹”工作标准要求高,所涉及部门和层级多,为避免分头作战、分散力量,切实形成从上至下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将该项工作列入全市“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分管市领导亲自督办、市政数局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各市直单位及各县(市、区)分别落实的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市政数局、市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工作牵头部门,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迅速印发《关于做好韶关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二次统筹”工作的通知》,召开专题动员会,对二次统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以“市直统筹、标准统一、质量优先、全市联动”为原则,对全市纳入实施的1951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行“二次统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推动二次统筹工作精准落地、高效落实。同时,建立省、市、县三级联系沟通机制,对上加强与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联系沟通,争取最大支持,对下加大对县级部门统筹指导力度,对市直部门加强指导培训,依托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和粤政易工作交流群,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及时沟通解决二次统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二)聚焦做“细”目标任务,打赢二次统筹“攻坚战”。按照“应统尽统”“最小颗粒化”原则梳理事项标准,对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统筹且下级可改和未统筹规范的要素全部纳入市级统筹,明确49个市统筹要素和37个自定义要素纳入二次统筹范围进行梳理,按照“材料最简、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标准,梳理制定韶关市政务服务事项要素标准,形成了标准统一、内容完整、流程简明的办理标准,实现全市83万个事项要素全市范围内统一,切实做到同一事项在全市范围内按同一标准审核、无差别受理。按照“全覆盖”要求实施应用统筹标准,完成市、县、镇、村四级1951万个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二次统筹工作,实现全市1.7万个实施清单按照市级统筹标准实施应用,统筹事项和实施清单100%全覆盖。同时,市政数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充分认识到此次“二次统筹”梳理工作范围广、要素多、协调难度大等特点,多次采用线上视频培训、线下集中办公的形式,组织开展事项业务梳理和系统统筹功能培训,分批次组织44个市直部门的业务骨干,组织专人对各单位二次统筹工作进行一对一业务指导,提高统筹质量。同时,建立“每日统计、每周通报、定期督导”工作机制,形成工作闭环,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做到既交任务又做支撑、既保达标又保质量。

  (三)聚焦做“实”成果应用,力促二次统筹“惠民生”。结合二次统筹工作成果,对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更新调整,做到统筹标准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落地应用。紧扣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和“减证便民”“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举措,以事项标准化为基础,聚焦政务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从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简化程序、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增加即办件比重,创新服务举措、优化办事流程,坚持把“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市内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无证明城市”等改革工作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有机结合起来,以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推动便利化,不断细化、优化方法路径,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真正做到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二、政务服务出实招,便民利企见实效

  (一)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标准审批。按照“应统尽统”的原则,将事项办理的关键性要素全部纳入市级统筹,梳理制定韶关市政务服务事项要素标准,形成了标准统一、内容完整、流程简明的办理标准,按照“材料最简、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标准,实现了1951个子项1.7万个实施清单超83万个事项要素全市范围内统一,切实做到同一事项在全市范围内按同一标准审核、无差别受理。

  (二)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市内通办”。以二次统筹工作成果为基础,采取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等方式,围绕便民利企的高频领域和异地办事需求,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市内通办”,实现我市198项“跨省通办”、288项“省内通办”、1712项“市内通办”,丰富跨域通办服务内容,满足了不同群体异地办事需求。

  (三)基层政务服务更加标准规范。围绕基层减负便民,完善基层政务服务功能,推进镇村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二次统筹,统一了545项镇村事项标准,实现了全市105个镇(街道)、1426个村(居)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的基本统一。同时,充分利用二次统筹,制定了加装电梯证明、自建住房证明等7项基层证明办理标准和规范,实现事项就近办、马上办,减少企业、群众办事跑动次数,降低办事成本,有效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不断提升。以二次统筹工作为抓手,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无证明城市”建设提供事项标准支撑,上线“提前还清公积金贷款一件事”“居民医保参保一件事”等31个“一件事”主题事项,全市一件事主题服务达1143个。利用二次统筹巩固“无证明城市”建设成果,按“法无规定一律取消”的原则,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进一步清理,做到保留证明材料各级基本一致,同时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推进粤省事码和粤商通码扫码亮证功能,全市调用电子证照超340万次。

  三、不断总结提升,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一)坚持精细到位,强化统筹事项源头管理。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是开展政务服务改革的基础,必须按照应统尽统、最小颗粒度梳理的原则将业务办理项、事项要素等内容细化到最小单位,固化和深化政务服务事项二次统筹模式,持续监测政务服务事项统筹清单,抓好源头治理和优化,系统化动态维护更新市级统筹清单,不断优化统筹事项和准确性,推动我市政务服务事项在省、市“双统筹”运行格局下不断提质增效。

  (二)坚持群众视角,探索创新服务改革应用。政务服务的对象就是群众,必须从群众办事需求出发,通过以更标准、规范的政务服务事项赋能“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创新,深化“免证办”“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等政务服务改革,实现更多便捷服务事项落地实施,让办事指南更加清晰、指向更加明确、群众跑动次数更少、办事效率更高,不断提供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