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 > 党史地方志工作

全国小三线建设研究首席专家来韶调研交流

时间:2025-09-10 08:35:36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9月5日,全国小三线建设研究首席专家、上海大学历史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有威,广东小三线建设研究专家、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云一行来韶调研,就深化拓展韶关小三线建设研究进行深入交流。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段志坚出席交流座谈会。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座谈。 

1.JPG

座谈会现场


  段志坚对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情况。他指出,广东是全国率先提出小三线建设的省份,小三线建设对韶关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等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特点,以小三线建设研究作为突破点,将有助于进一步凸显韶关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定位和地位。他强调,市委党史研究室近年来致力于推进“精品化、品牌化”改革创新工程,大力挖掘韶关特色亮点,进一步擦亮品牌招牌,扎实推进市党史方志馆特色场馆建设,努力建成省内特色鲜明、全国特点知名,且具权威性的史志场馆,韶关小三线建设的有关内容即为重要组成部分。

  徐有威感谢市委党史研究室的盛情邀请与周到安排。他以自身开展小三线建设研究的缘起展开,结合实例阐述了十几年来研究的往事、趣事和轶事,并按小三线企业的存续状况分类介绍了研究利用的路径和方法,强调要多方位、立体式研究和宣传小三线建设,充分利用已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使小三线建设的价值在当代绽放光芒。

  周云介绍了当前广东小三线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果,对广东小三线军工企业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人员构成等作了重点说明,强调要大力挖掘档案资料,加强口述历史访谈,推进跨区域合作。

  为进一步加深对韶关小三线建设情况的了解,市委党史研究室还组织安排徐有威、周云等专家前往核工业四一九医院旧址进行实地调研。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邓培雄参加座谈会并陪同调研,韶关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原主任、副研究员苗仪介绍了韶关小三线建设研究的基本情况。

  核工业四一九医院建于1972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二〇三师医院,1984年进行“兵改工”,改名为“核工业四一九医院”,负责广东矿冶局、华南地勘局以及两局驻粤赣闽所属单位职工家属的疾病预防、治疗、职业病诊断与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交流,同时向地方开放。调研组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办公楼、家属楼、食堂、老干部楼等相关建筑旧址,现场察看了有关历史档案和资料,并与院方初步达成合作共识,为下一步深化研究与合作打下了基础。

2.png



在核工业四一九医院遗址调研


  据悉,韶关小三线建设集中于1964年至1978年,是韶关工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奠定了韶关重工业城市的地位,并形成以“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坚韧实干、追求卓越”为内核的“韶关工矿精神”。下一步,市委党史研究室将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继续做好委托课题过程管理,做深做实韶关小三线建设研究,进一步擦亮韶关特色精品品牌。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