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 > 党史地方志工作

红色根脉铸魂 史志焕新赋能——2024年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工作亮点集萃

时间:2025-05-12 10:29:18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导语:2024年,全市党史地方志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地方志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3"工作安排,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编纂精品树立标杆,品牌效应持续扩大,服务中心大局成效显著,史志队伍焕发新活力。现精选具有示范性、创新性的经验材料予以刊发,系统呈现史志工作机制创新与实践成果,供全市党史地方志部门学习互鉴,共同推进我市党史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韶关市党史地方志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精品打造、红色传承、服务大局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多项工作创历史新高,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韶关经验”。

  【政治引领铸魂,擦亮红色底色】

  政治建设强基。构建“室务会+中心组+‘三会一课’”三位一体学习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史志业务深度融合,形成研究成果转化项目7项。成功创建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党建创新项目获市“丹霞杯”工作创新创优竞赛二等奖。

  纪律教育创新。连续三年推出全市纪律教育学习月读本,编纂《韶关市红色廉洁故事》发放至全市科级干部。

  意识形态守正。全年完成史实审核30余次,动态管理党史敏感人物清单,确保红色历史传承的权威性与纯洁性。  

  人才培育提质。实施“青年干部压担工程”,完善“课题+项目”工作机制,充分“借智借脑”,持续打造史志工作者、史志专家、史志爱好者“三支队伍”,进一步夯实“大史志”工作格局。

  【精品工程领跑,打造全国标杆】

  年鉴创优树品牌。《韶关年鉴(2023)》获全国地方志行业最高荣誉,入选第八批“中国精品年鉴”,成为广东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实现“国字号”荣誉新突破。

  党史编研结硕果。《中国共产党韶关历史·第三卷(1978-2012)》正式出版,编纂进度居全省前列;编写出版的《韶关市改革开放实录(第一辑)》《韶关市脱贫攻坚口述史》获广东党史文献征集展示活动“优秀成果”奖。

  志书编纂开新局。成功入选全国第三轮修志试点(全省仅3个),《韶关市扶贫志》《韶关市全面小康志》初稿完成进度全省领先。

  【改革攻坚突破,激活发展动能】

  学术研究立潮头。承办全国性的“红军长征过境广东90周年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吸引陈昊苏等名家参与,形成学术成果63项,引发热烈社会反响。

  数字赋能启新篇。开发韶关市红色革命遗址和地情数据库综合管理系统,《韶关影像志》47个微视频线上播放量超2000万次,《八一小学——中共广东省委地下交通站旧址》短视频获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短视频展播“好作品”奖。

  资政服务显担当。编发《史志资政》专报,联合市委政研室组织编写《习仲勋韶关调研实录》。首次成功申报广东党史研究规划课题《从山区开发到绿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韶关实践研究》。

  【服务大局有为,赋能高质量发展】

  地情开发促振兴。编纂出版《韶关市红色村》,发挥红色村的典型引路、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湾头村文旅提升项目落地,编纂《韶关好物》,系统梳理108个国家地标产品,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

  文化交融扩影响。举办韶关红色故事讲演大赛,联合组织编写《广府人珠玑巷南迁史话》献礼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

  平台建设显成效。全市建成党史方志驿站60个,我室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优秀方志文化场馆推荐优秀组织单位”。打造市党史方志馆特色馆,大力开展馆藏实物、史料的征集工作,征集家谱族谱300余种,藏书达8.76万册。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