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副主任张文才率队深入县(市、区)分片区召开全市2025综合年鉴框架评审会,强化区域特色与质量管控,着力打造年鉴精品,严守“369”时间节点,确保全面完成编纂任务。
北部片区:突出差异化特色 编纂精品年鉴
2月28日,北部片区(仁化、南雄、始兴)评审会在仁化县召开。会议强调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仁化县聚焦丹霞地貌文化,南雄市深挖红色文化底蕴,始兴县彰显生态优势,通过“一县一品”差异化定位展现时代性与地方性。要求优化篇目设计,严把数据权威性,加快出版进度。
中部片区:强化创新赋能 打造示范样本
3月11日,中部片区(曲江、浈江、武江)评审会在曲江区举行。会议提出“存真求实、守正创新”原则,要求曲江区突出产业新城特色,浈江区强化主城区商贸枢纽地位,武江区聚焦算力产业新赛道。通过建立市县联动机制,推动数字化转化与资源共享,力争打造全市县域年鉴标杆。
南部片区:深化文化挖掘 彰显地域魅力
3月21日,南部片区(翁源、新丰、乳源)评审会在翁源县召开。会议强调以“铸魂、提质、提速”为主线,翁源县依托“中国兰花之乡”打造传统文化品牌,新丰县深耕低空经济产业,乳源瑶族自治县聚焦文旅融合。要求构建“三审三校+专家会诊”质量体系,加快编纂进程。
乐昌市:聚焦绿美特色 精研编纂标准
3月27日,在乐昌市召开《乐昌年鉴(2025)》框架评审会,提出“三个精”原则,框架设置突出九峰桃花节、华南研学基地等特色;内容编排紧扣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质量管控对标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标准。要求编纂人员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通过创新召开片区系列片区评审会,建立市县联动、资料共享机制,统筹推进任务落实。下一步,韶关市将严把政治关、质量关、时效关,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发展提供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