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 > 党史地方志工作

深度解读韶关,市党史方志馆吹响地情资料征集集结号

时间:2024-07-25 14:58:51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为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将市党史方志馆建成读懂韶关的重要窗口,着力打造韶关地情资料种类最齐全、数量最丰富的特色文化服务机构。

331314176.jpg  

“薪火相传”韶关市党史方志馆入藏地情资料集中捐赠仪式现场

  7月19日,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举行了“薪火相传”韶关市党史方志馆入藏地情资料集中捐赠仪式,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主任段志坚,副主任邓培雄、张文才,各县(市、区)史志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及慷慨捐赠的爱心人士代表参加仪式。还邀请到了省地方志办年鉴社社长、一级调研员莫秀吉出席仪式并为捐赠人代表颁发入藏证书。

1236606520.jpg  

捐赠人代表交流发言

1571131791.jpg  

现场捐赠并颁发入藏证书

  捐赠仪式上,市农业农村局原四级调研员朱光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黄远习、乐昌市史志办副主任陈懿茜等捐赠人代表纷纷发言。段志坚、邓培雄、张文才亲自接受了捐赠,并向捐赠人及代表颁发象征荣誉的入藏证书。

  自市党史方志馆自启动建设以来,始终致力于搜集各类史料资料,此次集中捐赠更是开创了先河,共接收入藏地情资料100余件册,其中家谱族谱23种52册,地情图书3种14册,记录韶关扶贫开发历程的图书资料51册、图片6张、数据资料光(磁)盘17张。

  段志坚强调,市党史方志馆作为集展览与史料贮藏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亟需丰富的党史与地情资料支撑,要充分认识此次入藏地情资料集中捐赠的示范作用和重要意义。他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史料捐赠活动,将这一善举常态化,深化与省内外党史、地方志等机构的史料资料交换交流合作,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要着力打造独具韶关特色的党史方志馆,围绕“小三线”建设和广府人南迁两大特色为核心,深化史料征集、专题研究与成果编纂。同时,依托县(市、区)的力量,形成全市合力,共同推进市党史方志馆史料资料征集工作。

  韶关市党史方志馆是党史馆与方志馆二合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仅是开展韶关革命历史与地情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加入这一崇高的事业中来,无论捐赠或提供有关线索,都将为韶关市党史方志馆建设与发展贡献不可磨灭的力量。

  

       常态化征集链接:

  关于征集韶关市党史方志馆馆藏实物和资料的公告(https://mp.weixin.qq.com/s/6j4Kem3vhhjHVLEgR47FtA)

  重点征集目录:

  1.涉及韶关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

  2.个人著作:包括正式出版和非正式出版的关于记述与研究韶关的各种著作及手稿。

  3.历代通志、府志、县志的各种刻本、抄本、稿本以及重印本、影印本、复印本、点校本。

  4.全市各类谱牒(包括家谱、族谱、宗谱)。

  5.历代韶关地方名人的传记、著作、手稿及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料、图片。

  6.个人留存的其他有代表性的书籍、字画及音像制品等。

  凡是以无偿的方式捐赠入库资料,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将会向单位或个人捐赠者颁发《入藏证书》,以此表达对捐赠单位或个人的谢意,并不代表对捐赠资料内容或学术水准的评价。对所征集的历史实物、资料将适时陈列展示,并注明捐赠单位或个人姓名。征集方式可以以捐赠、交换交流和复印归还等方式进行,有意参与征集的单位或个人可与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取得联系,我们会有专门的馆藏工作人员与您沟通对接征集方式,说明征集要求,本次通讯稿中提及征集信息长期有效。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51-8883288

  电子邮箱:sgfangzhike@126.com(邮件主题需注明“韶关市党史方志馆资料征集”)

  联系人: 李武辉

  通讯地址: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风度北路75号市政府2楼方志科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