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的精心指导、市信访局具体落实下,全市信访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3”战略部署,认真抓好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积极打造法治信访,不断提高全市信访法治化建设水平。
一、主要做法成效
(一)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信访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全体干部职工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信访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法治课,全体干部职工充分利用“双周讲坛”、网络干部学院等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理论学习,组织干部职工到法院庭审现场观摩,“全景式”感受法治课堂,多层次、多角度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
(二)强化法治思维。立足信访工作职能,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强化法律法规和《信访工作条例》的宣传学习,提高信访工作人员法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组织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信访工作人员开展信访法治化专项培训;选派我局业务骨干参加省信访局组织的专项业务培训,有效提高信访工作规范化水平,提升信访工作能力。
(三)强化依法办理。制定信访工作法治化工作任务清单,为信访工作规范操作提供了指引。加强《信访工作条例》和“路线图”、《业务标准》培训。定期抽查评查,对责任单位受理不规范问题及时提醒纠正。
(四)强化法律底线。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全力抓好积案化解攻坚。按照属地和责任单位逐一核查并“双交双办”,明确化解责任、化解上报时限、定期推进,加强信访业务指导和化解工作督导,对复杂信访件,采取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共同化解。
(五)强化依法治访。会同市委政法委制定非访问题闭环处置机制,督促公安、法院、检察院完善依法打击违法上访行为工作机制,协调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违法上访行为打击力度。通过以案释法形式,引导群众依法合理有序表达诉求,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一年以来,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一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待加强。二是工作人员对信访工作法治化内容学习不够深入全面。三是信访工作秩序有待加强。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局党组年度工作计划中,做到与信访业务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同步督导。一是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刚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利用局党组会议、局务会议研究部署信访法治化工作,将法治建设工作融入到日常信访工作中。主要领导在每年年度述职报告中进行“述法”,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开展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干部职工完成网上学法考试,全体干部职工均合格通过学法水平考试,优秀率达到100%。局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带头宣讲《信访工作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组织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积极营造全局上下学习、遵守、维护法律法规的浓厚氛围。三是完善内审内控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修订完善《韶关市信访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对项目管理内容和目标要求的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2025年,我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以信访工作法治化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一)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完善信访责任体系。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严格落实“五化四到位”要求,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二)加强问题源头治理,推进信访预防法治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涉及区域性、领域性的突出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建议。
(三)规范信访工作程序,强化信访受理办理法治化。进一步完善细化信访工作法治化配套措施,确保各类信访事项依法有序运转,让信访群众“心里有底、脚下有路、心里有单”,切实感受到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温度。
(四)加强信访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强化《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加大违法上访打击力度,探索建立信访人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依法依法对信访人的失信行为作出认定并采取必要的约束和惩戒。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