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自治县小型水库大部分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受当时经济社会和技术条件限制,小型水库工程建设标准低、雨水情测报设施和安全监测配套设施缺失严重。乳源瑶族自治县依托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小型水库均建设雨水情监测站点,数据接入了全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此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原来的监测系统架构已不能适应新发展阶段水库运行管理需求。在历次水库除险加固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基本没有考虑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目前,乳源瑶族自治县仍存在有小型水库尚未安装有信息化的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同时,部分水库由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一,加上监测设施严重缺失,观测数据不精准,不能及时发现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为防洪体系中薄弱部分,因此,不能满足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对水库安全管理的需要。
近年来,乳源瑶族自治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结合乳源县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粤水运管〔2019〕10号)、《广东省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与运行技术指南(试行)》(粤水运管〔2022〕3号)等有关要求,投入中央财政资金约800万元,用于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标准化建设,成功应用了GNSS、MEMS等新技术,监测预警时效性不断增强,监测预警覆盖率不断扩大,监测预警精准度不断提高。由此打造了一批标准较高,稳定性强,管理规范的水库安全监测设施,使得乳源瑶族自治县水库工程安全管理措施、防洪供水安全边界、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措施均有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