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启动以来,韶关市法律援助处按照市司法局党组部署要求,结合部门职责,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于教育整顿过程之中,采取有效措施,聚焦为民办实事,积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让法律援助贴近群众生活,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获得感。
一、坚持为民服务原则,出台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一是推出便民服务措施。研究制定《韶关市法律援助处便民窗口应急服务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便民窗口规范化服务,按时督办律师优质高效办结法律援助案件;在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为大规模群体申请法律援助专门启动应急服务,近日,采取快速受理机制,圆满完成夏某等19人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事项的法律援助申请,并于当天为他们指派了律师办理该案。目前,承办律师已协助19名申请人依法向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交了仲裁申请书,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已经开庭审理该案。二是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开辟法律援助“快速通道”。严格落实对按规定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的申请人开通“绿色通道”,开辟法律援助“快速通道”,对农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军属等群体符合条件的申请实行当日受理、审查,并快速办理。
二、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沟通协作。一是加强与劳动仲裁机构的沟通对接。3月22日,与韶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进行劳动法律援助工作沟通,双方就市法律援助处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引导和协助劳动者申请法律援助相关程序和流程达成共识。二是加强与部队的沟通对接。积极落实《关于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韶司办〔2021〕5 号)精神,加大对涉军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的建设,强化值班律师联系人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军人军属维权法律援助工作。
三、坚持“三进”,开展系列咨询宣传活动。一是“进校园、进敬老院”。近一个月来,共发送2400份法律援助宣传品给学生、老师、老人。其中主要是宣传24小时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电话12348。通过大力宣传12348法律咨询热线,增强咨询服务的可及性,让广大学生、教师、老人、群众了解掌握获得法律咨询服务的途径,遇到法律问题知道拨打12348电话咨询,从而知悉相关法律规定,了解自身权利义务及维权途径,做到“足不出户、获得法律咨询服务”。二是进社区。依托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律师工作机制,加强与村(居)律师(法律援助联络员)工作沟通和联系,通过他们进村(居)工作时带法律援助宣传资料进村、进社区,使居民了解法律援助,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积极寻求法律援助的帮忙。三是进公共场所。3月5日,在车站街道广铁一线社区内开展“三八”妇女权益保障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3月14日,在武江区创业广场开展韶关市“善美之城 法治韶关”——“三八”妇女维权周法治宣传志愿服务活动;3月25日,在翁源县经济开发区组织开展“企业用工法律风险专题讲座”以及进行了现场法律咨询解答。(韶关市法律援助处 何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