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韶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走进“民声热线”直播间,就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民生计量、保健食品等热点话题与市民群众互动交流,现场回应关切、解答疑问。局党组书记、局长欧新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上线活动。
上线期间,韶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介绍了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领域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展现新作为
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积极创新改革,主动担当作为,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目前,全市经营主体总量已达24.38万户,同比增长2.64%。通过深化“一照多址”和“一证多址”等改革措施,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天,95%的事项实现“掌上办”,特种设备许可实现全流程网办。创新推出“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量贷”融资模式,累计办理股权出质登记328宗,担保金额达140.08亿元;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69亿元,惠及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化“多报合一”改革,全市2024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高达95.13%,并实施差异化监管,低风险企业检查频次降低50%。
赋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扛起新担当
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达315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1.06件,稳居粤东西北首位,并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优势企业8家,省级示范企业21家,近日还成功启动了第三届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运用大赛(粤创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涵盖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全链条的质量技术服务,上半年服务企业534家,减免费用84余万元。积极推动地理标志赋能“百千万工程”,全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16个,支持乐昌市、仁化县、曲江区、翁源县等4个县(市、区)共建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县(市、区)。
市场安全监管和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积极落实省民生实事,持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截至6月底,食品药品抽检各项任务均完成过半,“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创建完成率达99.75%,“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完成率达102.5%。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推动155家重点工业产品生产、销售者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安全员。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共检查生产使用单位910家次,排查整治包括16项重大事故隐患在内的各类隐患1667项,重大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立案22宗。聚焦民生计量关切,深入开展电子计价秤、加油机、民用“三表”(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等专项治理,查处计量违法行为案件37宗。
聚焦民声热点,回应群众关切
节目中,市民通过热线提出了多个热点问题,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了详细解答。
群众:如何申请办理商标注册?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商标注册。为方便本地群众,我市已在韶关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商标受理窗口。申请人可直接前往该窗口办理,省去了奔波国家局的麻烦。所需材料主要包括:商标注册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等)、清晰的商标电子版图样。具体细节要求可提前拨打窗口咨询电话:0751-8877831,工作人员会给予详细指导,确保材料齐全,提高办理效率。
群众:买菜时怀疑电子秤不准,老百姓怎么判断?
答:市民日常买菜遇到计量疑虑,可以使用“一看二听三核”简易判断法。一看:看电子计价秤上是否张贴了有效期内的绿色强检合格标签以及铅封是否完好无损。同时注意商家输入的单价是否正确,谨防利用视觉死角作弊。二听:称重前,留心听电子秤在操作时有无发出异常的“嘀”按键声,这可能是商家在输入作弊指令的信号。若发现异常,可要求商家断电后复位重新称重。三核: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市场内配备的公平秤进行重量复核。市民也可以使用随身携带的、重量确定的物品(如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手机,预先在标准秤上称好重量)作为“标准砝码”进行初步比对测试。
下一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聚焦群众关心关切,扎实做好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各项工作,筑牢安全底线,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为韶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