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按照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认真组织实施食品监督抽检。本次抽检任务的承检机构为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期市本级抽检粮食加工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糖果制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14类食品共479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合格454批次,不合格25批次(详见附件)。其中,合格食品包括:餐饮食品173批、淀粉及淀粉制品2批、豆制品18批、糕点12批、酒类10、粮食加工品89批次、肉制品3批次、食盐3批、食用农产品30批、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43批、蔬菜制品19批、水产制品8批、速冻食品3批、调味品34批次、饮料7批次。不合格食品包括:餐饮食品5批、糕点1批、酒类3批、粮食加工品1批、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6批、蔬菜制品7批、水产制品2批。不合格问题主要检出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等问题。现将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微生物污染问题
(一)仁化县印象私厨店自行消毒的蘸料碗,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乳源瑶族自治县聚源酒楼自行消毒的长碟,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翁源县兄弟营美食馆自行消毒的勺子,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乐昌市香贝儿西饼一分店销售的木糖醇烤芙条(蔓越莓味 糕点),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添加剂问题
(-)武江区林氏雄记牛肉店销售的生面,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仁化县秀秀早餐店销售的精制雪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南雄市雄州街道味正香美食店销售的生干面,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仁化县品厨美食城销售的笋干,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五)曲江区沙溪镇建安米酒店销售的白酒,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生物毒素
(-)仁化县佳广美食店销售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翁源县广味烧腊快餐店销售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乳源瑶族自治县啟有粮油店销售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乳源瑶族自治县李权记综合油厂销售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五)韶关市曲江区德记粮油店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六)曲江区马坝镇永晟粮油商店销售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标签
(-)韶关市新颐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酸菜鱼,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仁化县丰味一派快餐连锁店销售的兰溪小萝卜(酱腌菜,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仁化县鑫康快餐店销售的樟树泉酒,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武江区福贵东北饺子城销售的泡藕带(酸辣味),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五)韶武江区爷爷的土钵菜馆的泡藕带,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六)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钟叔黑糯米酒坊的黑糯米(米酒),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针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全市各级市场监管
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
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
格产品等措施,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同
时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情况记入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
信用档案,并按规定在监管部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
不合格食品风险分析:
1、苯甲酸
少量苯甲酸对人体无毒害,它可以在体内很快被吸收,以马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少量的苯甲酸不会有蓄积作用。但由于主要解毒代谢都在肝脏中进行,对于肝脏功能衰弱者,少量苯甲酸会加重肝脏负担而危害人体健康。不合格原因:①违规使用;②原料带入:如肉制品加工中使用含有苯甲酸的酱油;③过程控制不严。
2、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指示性微生物,主要反映了产品的卫生学状况及受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明确了大肠菌群在该类食品中的最大允许限。不合格的可能原因:①杀菌不彻底;②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③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④储存运输不当。
3、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是一种毒性低的化合物,可溶于水中。在一般食用情况下,二氧化硫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对二氧化硫有过敏反应的人,则可能会出现气喘、头痛或恶心等过敏症状。不合格的可能原因:①违规使用硫磺、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等含硫添加剂;②过程控制不严或超限量使用;③原料带入:使用硫磺熏过的原料也可能带入二氧化硫残留。
4、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对包括人和若干动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长期过量食用有诱发癌变的风险。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中,明确了黄曲霉毒素B1在该类食品中的最大允许限。不合格的可能原因:①原料污染带入:如使用霉变的粮食及加工品等;②加工过程污染;③储存运输不当:如存储环境不适宜,食品易腐败生霉。
5、脱氢乙酸
脱氢乙酸是一种低毒高效防腐、防霉剂。在酸、碱条件下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对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人体毒害较小。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明确了脱氢乙酸在该类食品中的最大允许限。不合格的可能原因:①原料带入;②违规使用;③过程控制不严。
6、甜蜜素
虽然在我国甜蜜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家对甜蜜素的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甜蜜素在人体内可能转化成环己胺或二环己基胺,然而环己胺或二环己基胺是致癌物。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明确了甜蜜素在该类食品中的最大允许限。不合格的可能原因:①原料带入;②违规使用;③过程控制不严。
7、标签
标签不合格主要是不符合GB 7718-2011条款(如:未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未标示食品添加剂名称,但检出等),非产品质量问题。
8、霉菌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霉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自从发现黄曲霉毒素以来,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视。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①杀菌不彻底;②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③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④储存运输不当。
9、钠
人体摄入过多的钠,就会容易引起高血压,严重的会导致血压异常,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等。不合格原因:①原料带入;②违规使用;③过程控制不严。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消费者应当在正规可靠渠道购买所需食品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公布的不合格产品。欢迎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关注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公布,如在市场上发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及的不合格食品,请及时拨打当地投诉举报电话12345或12315。
特此通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