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韶关市公路事务中心一直致力于公路“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水性环氧超薄磨耗层工艺以其优异的防水、防滑、耐磨性能被相继运用于韶关南雄国道G220线K2181+150~K2182+200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国道G106线仁化广东桥(湘粤界)至恩村段路面预防养护及功能性修护项目,日前,首次尝试在曲江区国道G106线大宝山隧道处治工程中实施该技术,现项目已顺利完工。
为提升G106线大宝山隧道路面优良率,保障通行安全,聚焦路面抗滑性能无疑是重中之重。经实地勘察检测,决定精铣刨隧道旧混凝土路面后,再铺筑抗滑超薄磨耗层,因其层面极薄,能有效保持隧道原使用高度。而罩面材料为按比例拌制的聚合物改性橡胶沥青、水性环氧沥青、级配集料、填料、纤维及水,抗滑性和耐久性极强,且施工周期短,对交通影响小。
该工艺的罩面主要结构为三层,先洒布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粘附强度高、防水性能强,能牢固粘合原混凝土层与沥青面层;然后铺筑具有高变形能力的加纤橡胶沥青,缓解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形成反射裂缝,其与普通封层最大区别为添加了纤维,纤维具有吸附及多向加筋作用,能很好改善稀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大幅度延长隧道使用寿命;最后实施水性环氧超薄磨耗层,水性环氧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路面抗滑效果,提高了行驶车辆的紧急制动、安全转向性能,有力保障行车稳定与安全。
下阶段,韶关公路部门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探索运用降本降耗、生态环保、提质增效的“四新技术”,持续在预防性养护与全寿命周期养护上精准发力,全力助推公路管养水平和服务质量稳健提升。(韶关市曲江公路事务中心 刘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