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 政策法规

“大棚房”问题明白纸

时间:2025-01-07 10:19:51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一、什么是“大棚房”问题?

  “大棚房”问题是指一些工商企业和个人借建设施农业、农业大棚之名,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违法违规建设“私家庄园”等非农设施的行为。其本质是改变土地性质、用途和农业生产功能,是触碰耕地保护红线的农地“非农化”违法行为,其本质是农地“非农化”。

  二、为什么要整治“大棚房”问题?

  整治“大棚房”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遏制农地“非农化”,保护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先后组织 3 次全国性清理整治,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常态长效监管机制,防范杜绝“大棚房”问题反弹。这是加强耕地保护、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通过整治“大棚房”问题,恢复耕地的农业用途,保护耕地,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三、整治“大棚房”问题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整治“大棚房”问题的政策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规定了耕地的保护范围、使用条件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为整治“大棚房”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判断是否“大棚房”问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围绕四个是否:是否以设施农业为名、是否占用耕地、是否改变用途、是否超标准建设看护房。

  五、“大棚房”问题整治整改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主要包括恢复设施农业用地备案用途、完善补齐备案手续、拆除违法违规设施并恢复土地原貌(复耕)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同一问题的不同设施,可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处理。

  六、群众的责任和义务

  一是增强耕地保护意识,自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设“大棚房”。二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发现可能存在“大棚房”问题时,及时咨询有关部门,了解地类属性,避免因发生“大棚房”问题造成经济损失。三是如有“大棚房”问题,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清理整治工作,主动拆除违法违规建筑,恢复土地原貌(复耕)。四是要关注政策动态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