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期田间病虫基数情况,结合作物布局、历史资料、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下半年我市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具体发生趋势、预测依据如下:
一、发生趋势
(一)水稻病虫
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9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10万亩次;
钻蛀性螟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0万亩次;
稻瘟病:历史病区感病品种叶瘟中等发生,穗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叶瘟和穗瘟共25万亩次;
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0万亩次;
此外,跗线螨、胡麻叶斑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在部分地区有不同程度发生。
(二)蔬菜病虫
小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4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7万亩次;
蚜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蓟马: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 23万亩次;
美洲斑潜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9万亩次;
瓜实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菜青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甜菜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霜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3万亩次;
白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2万亩次;
疫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4万亩次;
病毒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炭疽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3万亩次;
枯萎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3万亩次;
此外,瓜绢螟、豆荚螟、黄守瓜、烟青虫、茶黄螨、烟粉虱、软腐病、角斑病、锈病、菌核病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三)柑桔病虫
柑桔红蜘蛛: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8万亩次;
柑桔锈蜘蛛: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1万亩次;
柑桔潜叶蛾: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1万亩次;
柑桔木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次;
柑桔溃疡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柑桔炭疽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杂果类桔小实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此外,褐斑病、蚧壳虫、蚜虫、吸果夜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四)玉米病虫
草地贪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次。
(五)甘蔗病虫
蔗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万亩次。
蔗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
甘蔗绵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万亩次。
(六)茶叶病虫
茶小绿叶蝉: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次。
茶丽纹象甲: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茶角胸叶甲: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茶橙瘿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万亩次。
茶黄蓟马: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次。
(七)田鼠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2万亩次。
(八)福寿螺
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7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一)田间病虫源基数充足。受近期台风影响,迁飞性害虫叠加本地虫源在田间不断积累。早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钻蛀性螟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目前田间残留病虫有一定基数,稻飞虱成若虫量一般134头/百丛,高的1420头/百丛,褐比率一般80%,高的95%;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幼虫量、卷叶率有所上升,蛾量一般145头/亩,高的913头/亩,幼虫量一般1350头/亩,高的4125头/亩,卷叶率一般0.8%,高的2.1%;纹枯病病株率一般37.2%,高的73.5%,病丛率一般68.3%,高的95.1%。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病虫为害情况复杂、种类多、数量大。
(二)气候条件有利病虫发生。据省气候中心预测,粤北地区7-9月降水偏少1-2成,10-12月降水略偏多。气温7-9月整体偏高0.5-1℃,10-12月气温接近历史同期略偏高0.1-0.5℃。未来预计有 4-5 个热带气旋登陆或者严重影响我省,台风总体强度接近多年平均略偏强,可能有强台风对我省造成严重风雨影响。下半年气候温湿条件及台风总体对病虫害发生有利。
(三)栽培条件有利病虫发生。各地晚稻种植品种较多,且常规稻品种占比高,品种抗逆性水平差异较大,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玉米等作物植期差异明显,生育期不一,桥梁田多,食料充足,利于多种病虫辗转为害;三是蔬菜作物种类多,植期不一,分散种植、连作、间种较为普遍,大部分地区无明显休耕期,利于黄曲条跳甲、蔬菜蓟马、烟粉虱、霜霉病等病虫持续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