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印发《广东省2024年早稻稻瘟病病菌小种监测结果及感病品种(组合)风险预警》,结合我市近年来稻瘟病发生情况,经专家研判综合分析,预测2025年早稻稻瘟病感病品种(组合)风险预警如下:
一、感病品种(组合)
美香占2号、珍桂矮、马坝银占、19香和青香优19香等品种(组合)种植表现感病,其中马坝银占、美香占2号、珍桂矮检出多个稻瘟病病菌优势小种,感病风险增加。
二、潜在风险感病品种(组合)
马坝银占、19香、青香优19香等品种感病风险极高;五优308、齐粒丝苗、桂农占、黄华占、美香占2号、丰华占、银晶软占、丰美占、籼小占、金农丝苗、玉香油占潜在较高感病风险;天优998、天优368、天优3618和吉丰优1002等品种潜在较大感病风险;粤禾丝苗、粤晶丝苗2号、五山丝苗、茉莉丝苗、黄丝占、粤农丝苗等品种潜在一定感病风险。
三、防治建议
1.选用抗病品种。稻瘟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抗性关系密切,大面积种植单一感病品种可能造成稻瘟病流行蔓延。各镇(街)应结合本地实际引导农户合理安排品种布局,特别是针对历史重发生区,尽量不种植感病或潜在风险感病品种(组合),以避免稻瘟病大面积发生。各农技人员要切实做好稻瘟病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确保我市早稻生产安全。
2.加强栽培管理。播种前可做好种子消毒,插植后加强栽培肥水管理,创造不利于稻瘟病的环境条件。合理施肥,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开沟排水、及时晒田,降低田间湿度。
3.适时用药防治。防治稻瘟病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结合田间病情和天气变化情况,采取适当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防治药剂可选枯草芽苞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嘧菌酯、三环唑等,防治叶瘟可在发病初期施药1次,隔7天再施1次,连续2-3次。防治穗瘟可在破口期施药1次,在齐穗期再施1次。
四、注意事项
早造水稻生长期间,气温逐渐升高,且雨水相对充沛,高温高湿的环境极利于稻瘟病菌的滋生与传播。特别是在连续阴雨、光照不足的时段,稻瘟病的爆发风险将显著增加,各农技人员应及时指导农户做好防控。种植管理期间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应及时交到农资门店回收,杜绝乱扔乱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