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 专题专栏 > 病虫测报

2024年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时间:2024-07-29 11:41:39 来源:韶关市植物保护站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根据近期田间病虫基数情况,结合作物布局、历史资料、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下半年我市农作物病虫害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具体发生趋势、预测依据如下:

  一、发生趋势

  (一)水稻病虫

  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1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10万亩次。

  钻蛀性螟虫:二化螟、大螟混合发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次。

  稻瘟病: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叶瘟和穗瘟共约30万亩次。

  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90万亩次。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病面积约7万亩次。

  此外,稻瘿蚊、稻曲病、胡麻叶斑病等有不同程度发生。

  (二)蔬菜病虫

  小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7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

  菜蚜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6万亩次。

  瓜蓟马: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 23万亩次。

  美洲斑潜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9万亩次。

  瓜实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万亩次。

  豆荚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菜青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甜菜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病毒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霜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面积约16万亩次。

  白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7万亩次。

  软腐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炭疽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3万亩次。

  枯萎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3万亩次。

  疫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4万亩次。

  此外,瓜绢螟、黄守瓜、烟青虫、烟粉虱、角斑病、锈病、菌核病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三)柑桔病虫

  柑桔红蜘蛛: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柑桔锈蜘蛛: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7万亩次。

  柑桔潜叶蛾: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柑桔炭疽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万亩次。

  柑桔木虱: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

  柑桔溃疡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柑桔褐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4万亩次。

  杂果类桔小实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此外,蚧壳虫、蚜虫、吸果夜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四)花生病虫

  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次。

  叶斑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

  蚜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8万亩次。

  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4.5万亩次。

  此外,根腐病、青枯病、花生蓟马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五)玉米病虫

  草地贪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次。

  玉米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次。

  (六)甘蔗病虫

  蔗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万亩次。

  蔗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

  甘蔗绵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次。

  (七)茶叶病虫

  茶小绿叶蝉: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5万亩次。

  黑刺粉虱: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万亩次。

  茶橙瘿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万亩次。

  茶角胸叶甲: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万亩次。

  (八)田鼠

  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50万亩次。

  (九)福寿螺

  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一)田间病虫源基数充足。我市自4月份起连连续遭受多次较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迁飞性害虫叠加本地虫源在田间不断积累为害。早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偏重发生,钻蛀性螟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目前田间残留病虫基数大。果蔬等经济作物病虫为害情况复杂、种类多、数量大。

  (二)气候条件有利病虫发生。据省气候中心预测,粤北地区下半年雨量偏少1成,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0.5~1.0℃,高温热害属偏重年景。未来预计有 4-5 个台风登陆或者严重影响我省。下半年气候温湿条件及台风总体对病虫害发生有利。

  (三)栽培条件有利病虫发生。一是各地晚稻种植品种较多,且常规稻品种占比高,品种抗逆性水平差异较大,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二是玉米、花生等作物植期差异明显,生育期不一,桥梁田多,食料充足,利于多种病虫辗转为害;三是蔬菜作物种类多,植期不一,分散种植、连作、间种较为普遍,大部分地区无明显休耕期,利于黄曲条跳甲、蔬菜蓟马、霜霉病等病虫持续为害。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