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 专题专栏 > 病虫测报

做好中、晚造稻瘿蚊监测防控工作

时间:2024-07-15 15:45:05 来源:韶关市植物保护站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期,我站在乐昌市廊田镇早、中造稻田调查发现,部分田块存在稻瘿蚊为害情况,“标葱”率一般为8.2-15.3%,中造田发生严重的田块“标葱”率达到30.5-38.5%。稻瘿蚊成虫为红色蚊子,以幼虫吸食水稻生长点汁液,致受害稻苗基部膨大,随后心叶停止生长且由叶鞘部伸长形成淡绿色中空的葱管,葱管向外伸形成“标葱”。水稻秧苗期、分蘖期为主要受害期,受害稻株不能抽穗而造成减产。稻瘿蚊曾经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在部分地区稻田发生严重,对晚稻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根据当前稻瘿蚊发生情况,如果防治不力,可能对我市今年中、晚稻生产造成较大损失。请各县(市、区)植保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田间调查,摸清早、中稻田虫源基数,及时指导农户选择高效对口农药施药防治,坚决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确保我市中、晚稻生产安全。

        防治意见:

        1.药剂选择:可选用毒死蜱、三唑磷、吡虫啉等药剂在成虫发生盛期至卵孵化高峰期喷施;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1.5-1.8公斤混合适量肥料(或干燥泥砂)在水稻抛秧后7天左右施药一次;选用丁硫克百威仅可用于水稻种子拌种防治稻瘿蚊。

        2.注意事项:夏季高温,避免中午施药,施药后保持田间有水5-7天,注意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