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日报记者 吴嘉宁 通讯员 武宣
本报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连日来,我市各地纷纷抢抓农时,翻耕稻田、采购农资、育秧……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丰收筑牢根基。
在武江区龙归镇,新建成的育秧设施占地6亩,今年开春正式启用。“运用育秧设施培育出来的玉米秧苗长势良好,不用担心倒春寒影响了。”种粮大户刘超成说,“这批秧苗可以满足1500亩的需求。目前,我们接受农户委托育秧量达2000亩。提前半个月时间育秧,这批玉米争取5月初上市。”
在始兴县马市镇,素有“米中碧玉”美誉的丝苗米春耕序曲悄然奏响。旋耕机在田垄间往复穿梭,新翻的泥土如绒毯般舒展,排水沟渠旁可见三三两两的农人弯腰清淤固埂,为即将到来的丝苗米春耕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在新丰县遥田镇,平地、翻土、覆膜、种植、管护……各村纷纷抢抓农时,忙碌田间备耕工作。为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遥田镇依托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开展农业服务,紧扣翻地、育秧、移栽、管理、收割等关键生产环节,调配农资设备、人力服务及物资供应,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积极协调农技驿站工作人员、“田秀才”和“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培训与指导,传授科学种植技术,助力农民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
据了解,截至2月19日,全市已春播农作物面积16.4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14万亩(玉米0.11万亩、薯类0.03万亩),油料0.01万亩,甘蔗3.5万亩,蔬菜3.84万亩,黄烟等其他作物8.96万亩;早稻办田1.22万亩,早稻育秧0.90万亩(折合大田面积);新增水果0.12万亩,茶叶0.0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