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韶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河民带领调研组赴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专题调研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此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市农业科研现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 “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沈河民与市农推中心技术骨干进行座谈
调研座谈会上,市农推中心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当前我市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及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近年来,韶关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3%,但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转化周期较长,部分成果未能及时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同时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普及与应用。在座的技术人员也纷纷发言,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与遇到的困难。
听取完汇报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河民还着重了解了我市农业科技人员在水稻、蔬菜、食用菌、果树、农机等技术领域方面的研究进展、服务产业情况和发展思路。他强调,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市农推中心作为全市农业科技和农业成果转化的重要部门,一定要提高工作站位,立足韶关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坚持产业导向,聚焦产业链上的科技堵点和痛点,加强协作,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座谈结束后,调研团队实地参观基地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区、育苗大棚和八月瓜和黑老虎种质资源圃等。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河民指出,必须要想方设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科研管理,务必秉持精细化与科学化的科研理念,同时还要认真梳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彭桂珍、张桂胜、张瑾参加调研。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刘志强、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要技术骨干参与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