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创新实施“百千万乡土人才工程”,聚焦“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乡土人才选拔,建成一支富有韶关特色乡土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政治引领“选”,把好乡土人才队伍“方向盘”。制定出台《韶关市农业农村“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培育实施方案》并纳入市委组织部《韶关市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人才入县下乡十条措施》之一,明确用3年时间培育出市级不少于90名、县级不少于900名“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将在各领域掌握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发掘出来、培养使用起来,引领更多乡土人才在“百千万工程”中迸发能量、施展才华。
精准定向“育”,搭建乡土人才队伍“成长梯”。下沉基层开展政策解读及申报宣传,对乡土人才开展“拉网式”调查摸底,全面掌握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致富带头人、新农人等各类业绩突出的乡土人才数量、专业、特长等情况,重点关注合政治品德、群众公认、热爱农村、技术水平、带动能力、社会效益等6个方面的情况,严格按照逐级申报、逐级评审的原则进行选拔。2023年以来,认定市级农业农村“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30名,各县(市、区)认定县级农业农村“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295名。
健全机制“管”,稳住乡土人才队伍“基本盘”。从岗位职责、日常管理、科学考评、待遇保障等方面着手,制定考核管理办法,精准施策、精细管理。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韶关市农业农村“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管理考核暂行办法》,以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将评定且签订服务协议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从享受待遇起纳入当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由当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统一管理并履行相应权责义务,由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继续享受补贴“一票制”指标。截至目前,共有187人入站开展农技推广、管理技术指导等服务,共服务各级各类人员4108人次。
搭建平台“用”,激发乡土人才队伍“动力源”。落实奖补政策,提高本土人才队伍经济待遇,对评选认定的县级“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纳入市委组织部《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实施意见》中《“韶州工匠计划”实施方案》“奖补范围,市级给予1200元/月标准,县级给予800元/月标准补贴,不断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将“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乡土人才纳入当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每年针对性开设培训课程,随时随地了解新政策、新资讯,掌握新技术、新项目,再将最新的政策和品种技术推广至生产一线,直接服务群众,服务农民。据统计,2023年以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开展服务群众活动超6千次,服务群众1万多人次,参加培训、科普活动群众超3万人次,建立了服务台账,在农业防灾减灾抗灾、农作良种良法推广、技术指导和化肥农药减量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乡土人才队伍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广泛宣传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先进事迹,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等,让“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在政治上有身份、社会上有地位、工作上有成就,不断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