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珠玑镇乡村振兴车间带动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南雄市认真贯彻上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防返贫守底线、补短板稳政策、帮发展增收入,守正笃实,描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图景。
念好“防”字诀严把“底线关”
建立“343”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帮扶机制(3级网格:行政村、自然村片区、村民小组;4个机制:摸排监测、复核、监督、抽查;3种帮扶:全覆盖结对帮扶、无劳力政策性帮扶、有劳力开发式帮扶),坚持村每月走访、镇每季排查、市每年抽查,同时,乡村振兴部门联合相关行业部门开展专项督导以及“回头看”,推动监测预警响应无死角、全覆盖。累计走访摸排脱贫户15.6万户次41.5万人次,镇、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脱贫户7241户次,帮助解决问题707个,每年印发并入户宣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知识手册,提高脱贫户政策知晓度和帮扶满意度。对三类监测对象进行了重点排查和针对性帮扶,共消除风险6户23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念好“补”字诀严把“政策关”
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保持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最低生活保障、饮水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落实市内困难学生补助资助发放6674人次393万元,符合条件政府代缴医疗保险比例100%,脱贫人口医保基金支付报销比例93.4%,危房改造16户已竣工,符合条件政府代缴养老保险比例100%,符合条件的5681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符合条件的704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落实临时救助295户次111.3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458名,托底安置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防止返贫致贫保险累计理赔1.18万人次906.7万元,全市脱贫基础更稳,脱贫成色更足。
念好“帮”字诀严把“收入关”
印发了4万余份《韶关市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十八法》《韶关市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八法》《南雄市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户和脱贫户家中,积极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增强脱贫村、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聚焦聚力。在产业帮扶上,28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4.23万农户参与生产、就业、土地流转,累计收入1.72亿元,户均增收超4000元。举办高素质农民、精勤农民、农业从业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培训13期,其中脱贫人口110人次参与。全市开展消费帮扶金额累计超1.42亿元,带动脱贫户2360户次。829户脱贫户参与小额信贷并共享收益190万元。在就业帮扶上,2023年实现务工就业1.2万人,实现逐年稳步增长。累计推荐就业240人次,开展就业培训50次,落实相关就业补贴443.1万元,惠及8571多人。74个乡村振兴产业基地、29间乡村振兴车间分别累计吸纳脱贫人口就业850人、103人,户均增收1万元。在驻镇帮扶上,工作队利用单位自筹资金、工作经费、社会资金等设立防返贫致贫风险专项救助帮扶资金累计救助脱贫户560户35.8万元。争取各类资金2100万余元开展直接帮扶到户项目,支持到镇村产业、教育、医疗、文化项目10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