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民政局 > 业务工作

市民政局:民生实事落地处 服务群众暖人心

时间:2025-08-12 15:04:03 来源:韶关市民政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25年上半年,韶关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儿童关爱、基层治理等核心领域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饱含温度的民生答卷。

  兜底保障筑防线 民生福祉节节高

  上半年,韶关市持续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多项保障标准实现“提档升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高至2508元/年・人、3360元/年・人;城乡低保标准提升至887元/人・月、692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占城镇比例达78%;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2375元/人・月、1536元/人・月,切实让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截至6月,全市累计发放低保金1.55亿元,惠及4.5万名低保对象;发放特困供养金5713.86万元,保障8524名城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1017人次,人均救助1804.88元。“两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7万余人,发放慰问金、物资折款合计287.53万元,让特殊群体暖身更暖心。同时,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将1.79万名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筑牢脱贫攻坚成果防线。

  养老服务优供给银发生活更舒心

  围绕“老有颐养”目标,韶关市多措并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全市已建成85家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74.28%;60%的县级公办养老机构、60.7%的乡镇公办养老机构达到二级、一级以上服务等级,养老服务硬件设施持续完善。

  在服务提质上,市民政局进一步推进敬老院优化整合,累计撤并32家,推动资源集中化、服务专业化;培训养老机构工作人员1820人次,夯实人才支撑。此外,长者饭堂服务惠及14.6万人次老年人,144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纳入适老化改造计划,“银龄安康行动”参保达65.92万人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

  童享阳光护成长关爱体系渐完善

  为守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韶关市持续强化儿童福利保障。全市274名孤儿、1529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落实基本生活保障,散居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散居孤儿标准发放补贴,并做好与低保、残疾人福利等政策的衔接。上半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亮点纷呈,临时救助儿童10人、个案帮扶3人,为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争取免费手术,为烧伤、烫伤儿童发放慰问金7000元;定期开展“丹心护童”、“牵手行动”等关爱活动,入户慰问2000余名困境儿童,助力200余名儿童实现“微心愿”,“六一”期间为212名儿童送上关爱礼包,工作人员每年通过常态化摸排、精准化帮扶,为留守及困境儿童撑起“保护伞”。

  公共服务提质效便民惠民暖人心

  在殡葬服务领域,韶关市推动4家民营殡仪馆全部收归公办,新丰县殡仪馆已于6月1日正式运营;全市殡葬服务机构取消收费58项、降费59项,累计为群众减负约6.5万元,同步简化服务环节9个,让殡葬服务回归公益属性。

  婚姻登记服务持续优化,上半年办理结婚登记5524对、离婚登记2722对,其中“跨省通办”“跨市通办”等业务占比提升,切实解决群众“多地跑”难题。清明期间,组织22次先人骨灰免费节地生态安葬活动,400户家庭参与,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基层治理强根基公益力量聚合力

  社会组织管理更趋规范,全市现有社会组织1967家,上半年引导12家“僵尸型”社会组织注销,将5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38家完成换届备案,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慈善事业活力迸发,通过“招商引爱”达成6个合作计划,募集善款415.76万元、物资折款445.28万元,“6・30”乡村振兴活动拨付资金1491.95万元,让公益力量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下半年,韶关市民政局将持续聚焦“百千万工程”,深化社会救助改革、推进养老服务提质、织密儿童关爱网络,以更扎实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让民生福祉惠及更多群众。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