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民政局 > 业务工作

市民政局:四聚焦推动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时间:2025-02-24 10:27:57 来源:韶关市民政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24年,韶关市民政局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韶关,向民政服务对象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与牵挂。

  聚焦“守牢底线” 民生保障更加暖心高效

  市民政局认真履行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高,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887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675元,2024年共为23951户、46610名低保对象和8494名特困供养对象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将脱贫人口中的特殊困难群体纳入政策兜底保障范围,有效防止了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我市还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系列活动,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207人次,开展地毯式摸排,确保流浪乞讨以及务工不着、寻亲不遇等临时遇困人员得到有效救助。

  聚焦“优化供给”养老服务更加普惠优质

  我局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4年制定了《韶关市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韶关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敬老院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整合撤并了部分敬老院,整合撤并27家敬老院,优化了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同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长者饭堂、适老化改造等项目让老年人享受到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养老服务,2024年我市实际投入运营长者饭堂118家,全年累计为31.6万人次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91户,有效推动优质服务向老年人身边、家边、周边延伸。

  聚焦“儿童福利” 关爱机制更加紧密联系

  我市切实加强儿童福利领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认真落实儿童福利政策,提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养育标准,2024年集中、分散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295元、1484元,全市孤儿281名(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396名全部纳入生活兜底保障范围。我市坚持以儿童需求为中心,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质量,扎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示范试点工作,2024年组织开展留守和困境儿童底数摸排和风险评估工作,共摸排儿童15927人,完成风险评估15599份,并进行分级分色及建档工作。同时持续巩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的基层基础,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开展系列关爱活动,为留守和困境儿童送去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

  聚焦“提升质效”社会治理更加充满活力

  我市不断强化相关社会治理,促进社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充分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我局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引导新注册登记的12家社会组织实行党建“五融合”,进一步优化登记审批服务,做好社会组织成立换届、负责人人选审核等工作指引,去年共办理业务555宗。同时成立全市性社会组织评估专家库(2024-2029年),完成2024(年)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对2家社会组织作出了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对22家社会组织开展了抽查检查,引导76家“僵尸型”社会组织完成注销登记。

  我市大力开展招善引爱工作,积极打造韶关慈善品牌,2024年全市各类慈善项目共募集善款7348万元,募集物资折款2030万元,自招善引爱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募集善款物资合计3.5亿元,充分发挥了慈善力量在社会保障和民生事业发展方面的重要补充作用。其中,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腾爱兴村帮镇”项目三年投入5000万元,以韶关具有代表性的镇为试点,以“一老一小”为核心,整合腾讯内部资源,联动社会组织、学术机构和政府,在养老、教育、医疗、特殊群体保障方面通过本地组织培育,创新服务、数字技术赋能、保险支付等创新模式,对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支持;易方达教育基金会资助我市“三区”教师培训项目和健康扶贫基层乡村医生培训项目,用于提升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和乡村医生素质水平。广东容升电器有限公司向新丰捐赠价值1872万元的太阳能光伏路灯,项目涉及全县6镇1街100多个村(居)。让慈善事业焕发活力,积极开展幸福家园、大爱救心、腾爱兴村帮镇、乡村健康快车、情暖韶关等慈善项目,帮扶困难群众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了慈善力量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补充作用。

  2025年,市民政局将持续推进养老服务建设、加强老龄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社会福利制度、加强社会事务管理服务等工作,在新的征程上为民政服务对象的美好生活持续奋斗!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