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社会组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高校毕业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民办函〔2024〕39号)的工作安排,推动社会组织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助推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现向全市各社会组织发出倡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市各社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认识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上来,争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
二、发挥作用、积极落实。全市各社会组织要持续拓展服务空间,挖掘就业需求,进一步稳住存量岗位、扩大增量规模。推动协会自身规范内部治理,提升服务能力,增加专职工作人员力量。基金会等慈善组织要下沉资源,积极引入公益慈善项目和资金助力基层民生保障,带动开发相应岗位、创造新增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工作等领域社会服务机构要拓展服务空间,加大高校毕业生聘用力度。各社会组织及其链接的用工企业可在“勇往职前”平台(网址https://job.gdhrma.com)和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公众号“勇往职前”小程序,发布招聘(见习)岗位信息。
三、推动对接就业资源。全市各社会组织要发挥联系会员、企业、高校和专业人员的独特优势,创新就业资源对接服务模式,搭建和完善就业对接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发挥分布各行各业的优势,主动收集发布行业就业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各社会组织要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合理设置见习岗位条件,有条件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因需设立就业见习岗位,增强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要加强与本地区高校的沟通协作,推进“校社合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行业联系优势,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引导会员单位、行业及领域内企事业单位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扩大就业容量。
全市各社会组织,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迅速投身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举措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助力韶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韶关市民政局
202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