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一步提升民用船舶制造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相关县区工信部门依法依职责开展民船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有关工作的能力,提升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强化高风险作业管理,11月15日,市工信局召开民用船舶制造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暨安全生产标准宣贯会。市工信局副局长黄玉,工业节能与安全生产科、装备工业与产业服务科负责同志,曲江区工信局、武江区工信局安全生产工作分管负责人以及全市民用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了韶关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咨询专家、市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曾罗益进行授课,围绕《民用船舶制造企业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指引(试行)》《船舶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标准解读,重点介绍了船舶制造领域明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涂装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的常见隐患点和安全防范工作,结合有关船舶领域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详细讲解船舶制造业安全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并分享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对策措施,为下来进一步提升全行业安全意识、增强履职能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基础。
会上,黄玉同志指出,我市民用船舶制造业企业劳动环境复杂,汛期安全管理形势严峻,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属地工信部门要正确认识对主管民用船舶制造行业领域所负有的具体安全责任,按照省、市对指导监督民用船舶制造业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贯部署和属地工作分工,进一步指导监督民船制造业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黄玉同志强调,一是要及时掌握更新辖区内民船制造业企业的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情况,摸清行业底数、精准建册。二是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宣贯工作,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与《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为主线,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等宣贯工作。三是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家指导服务工作,为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意见,指导企业建立整改台账、及时整改治理。四是要加强民船制造企业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指导企业对照有关规定开展安全生产自查,及时发现排除隐患。各企业要深刻汲取船舶走锚失控的教训,提前做好2025年汛期前订单生产计划和进度安排,结合本次培训课程内容,重点加强船舶制造过程中的起重作业、明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场所以及防汛防风措施的隐患排查,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民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