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供销社紧密结合为农服务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始终将“群众所需”作为“履职所向”,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彰显为农服务新担当。
一是精准施策,破解形式主义顽疾。针对“调研扎堆‘盆景’”“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等问题,市供销社制定三项务实举措:制定《2025年韶关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全市供销社系统基层社为农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积极把握省供销社下达2025年“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试点专项资金的任务机遇,围绕豇豆、贡柑等特色产业,在乐昌、仁化打造2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农产品综合服务站试点开展“订单+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重点在乳源、曲江等地推进“社村”合作项目,探索供销社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
二是多措并举,推动整治走深走实。全市供销系统迅速响应,各县级社均印发专项整治方案并有序推进,聚焦突出问题,实施精准治理。乐昌梅花农产品服务站及秀水分站已建成,带动豇豆种植2252亩;仁化黄坑服务站正加紧建设,累计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0820亩次。乳源、曲江等地“社村”合作签约面积达2750亩,“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广泛推行。同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网点加强督导检查,建立整改台账,试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治不走过场。
三是成果转化,彰显为农服务新成效。通过系列整改,全市供销系统基层社改革赋能显著增强,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乐昌带动农户404户,已收获豇豆211万斤,豇豆种植带动农户户均增收约3000元,直接发放农户收益116万元。曲江“社村”合作项目基地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达到预期目标,村民整体保底收益达18.81万元;乳源王龙围村集体保底收益34万元,增值分红预计12万元。相关项目实现“建得起、稳得住、能复制”,为韶关市“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带动农民增收取得实质性进展。(市社人事监察科 练秀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