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供销合作联社 > 动态信息

乐昌市供销社创新“四轮驱动”机制,赋能豇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30 09:03:39 来源:乐昌市供销社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乐昌市供销社结合实施供销农产品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依托梅花供销农产品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创新“四轮驱动”机制,按照“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供销社+村集体+中小农户”的模式,探索在梅花镇及周边地区发展豇豆种植,持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找准供销社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两年来的示范种植和合作种植,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共种植豇豆1200亩,种植区域广泛覆盖梅花、秀水、云岩、坪石等4镇涉及20个行政村、28个合作种植点,带动农户404户,单造平均亩产在3000斤以上,截至7月13日,已收获豇豆211万斤,直接发放农户收益116万元。

  一、目标驱动,建立凝聚向心力和工作合力机制。

  全部工作锚定推进“百千万工程”见成效、探索乡村产业稳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村集体创收与农民增收的核心目标,通过凝聚各方共识与协同发力扎实推进。在目标协同上,供销社以深化综合改革为抓手,为助力“百千万工程”搭建平台载体,着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镇村借助产业合作契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聚焦集体创收增效;中小农户通过参与合作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依托农业生产和家门口就业增收,各方通过创新组织机制凝聚奋斗共识,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责任共同体。在组织联动上,乐昌市供销社整合所属社有龙头企业乐昌市土产公司、当地基层社,联合省社天禾农资有限公司及“梅辽地区”四镇强镇富村公司,共同组建梅花供销农产品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承接农产品社会化服务项目,公司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和临时党支部,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在“梅辽地区”因地制宜探索豇豆合作种植模式,逐步构建起“四轮驱动”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通过目标一致凝聚合力、组织联动高效推进,不仅为“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提供了坚实支撑,更有效探索出乡村产业稳定发展路径,截至7月13日村集体累计增收24万元,直接发放农户收益116万元,为村集体创收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持续动力。

  二、利益驱动,建立利益联结与风险共担机制

  为确保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完善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一是推动收益分配合理化,采用“保底收购+利润分成”模式。散户按0.9元/斤、大户按1.05元/斤结算,梅花公司另按各村豇豆销售量,以0.05元/斤的标准向村集体支付收益,既保障农户基本收益,又让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服务和产业分红实现增收,所得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反哺乡村发展。采收高峰期每天带动超1000人次参与种植管理、采收、打包、运输等工作,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激活农村经济活力。形成农户、村集体、企业多方共赢格局。二是推动风险规避最大化。设立产业发展风险基金,由各方按比例出资,用于应对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

  三、质量驱动,建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产品质量是产业优质发展的最可靠保证,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可靠,创新“五·六”工作机制,从豇豆生产的“耕、种、管、收、售”全过程进行品质控制。一是实行“五个看得见”,即“安全看得见、过程看得见、标准看得见、营养看得见、好吃看得见”;二是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合作模式、统一种子种苗、统一农资配方、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收购销售”,农药品类及使用次数减少约三分之一,每批豇豆上市前抽样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确保食用安全,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

  四、服务驱动,建立提质增效、科学发展机制

  供销社系统依托完善的为农服务体系,聚焦豇豆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提供优质农资与种子种苗供应夯实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优化种植结构,开展全方位技术指导提升种植水平,构建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保障产品新鲜度,搭建高效产销对接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施严格品质保障措施强化产品竞争力,推出普惠合作金融服务缓解经营资金压力,推进产业链延伸与品牌打造增强产业附加值。一系列细致周到的社会化服务落地见效,不仅持续扩大了豇豆种植规模,丰富了服务内容,提升了服务水平,更通过科学布局、加大投入与加强协作,成功将豇豆产业培育为粤北高寒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富民兴村支柱产业,为“百千万工程”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乐昌市供销社 魏仁发供稿)

相关文件: